“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办理税务登记证需要哪些材料呀?”“便衣”督查组成员严某问道行政服务中心地税窗口工作员。这是10月27日,江口县督查组成员扮演成办事群众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便衣”督查的一幕。
据了解,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全县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稳步推进,今年来,江口县在作风督查方式上推陈出新,开展“便衣”督查,除认真督查整改好表面上常见的作风不实问题外,还将督查的重点放在深藏在内部穿着“隐身衣”的不实作风上。
该县纪委书记指示:“‘便衣’督查就是要解决在个别干部身上存在的侥幸心理,不管这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藏得多深、伪装得多巧妙,但只要改进督查方式,且不间断地开展下去,就能让所有穿着‘隐身衣’的不实作风原形毕露。”
为开展好“便衣”督查,让作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该县从10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和乡镇纪委委员中,选配干部59人,对县直机关单位进行督查。同时,抽调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督查各乡镇(街道),变“熟悉面孔”为“陌生面孔”进行交叉暗访督查,督查对象则完全随机分配。督查组在开展督查时都必须穿便装,不能穿工作服和佩戴工作证,督查所需要的车辆也不再是固定用车,必须由县纪委办公室零时调剂安排。督查员相对于机关干部的陌生面孔,消除了“人情关”,最大限度地发现暴露在各单位作风建设中的问题。
在开展“便衣”督查时,该县还一反常理,不定时、不定人员、不定单位、不定内容,采取“突袭”与“杀回马枪”的方式,令“问题同志”和抱有侥幸心理的单位“防不胜防”。督查行动完全保密,督查的具体日期由县执法和效能监督室主任临时确定,督查组成员在开展督查前,将手机上交后随机抽取单位进行督查,检查名单只由督查组成员掌握,不予公开。督查完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杀回去”,这样一来,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聚众闲谈、无故离岗,不按时上下班等问题便无处遁形。
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便衣”督查42次,21人因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看电影、聊QQ、逛淘宝等被实名通报批评,2人被党政纪处分。1名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被党政纪处分。坝盘镇唐某、太平镇杨某、县教育局白某等5名国家干部和怒溪镇村干部刘某、德旺乡村干部王某违规操办酒席被党内警告和全县实名通报,并收缴其违纪所得,上缴国库。(江口县纪委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