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碧江区纪委监察局聚焦中心、突出主业,从各方面入手,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监督问责能力,进一步推进“三转”落实到位。
厘清职责,清理副业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三转”工作,力求真正实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目标。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听取专题汇报,对“三转”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分工,理清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能职责,使其不再分管或从事办公室、财务、项目建设等与纪检监察无关的工作。目前百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签订了廉洁自律抓主业的承诺书。
二是开展大讨论领会“三转”精神。区纪委监察局围绕如何落实好“三转”要求,多次组织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委局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深刻领会“三转”内涵,收到相关网评文章10多篇和理论文章5篇,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
三是开展约谈督促落实“三转”。区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对全区13个乡(镇、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开展约谈,主要围绕基层党委、政府落实中央纪委“三转”要求和履行“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等情况进行约谈,确保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四是大幅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区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131个减少到22个,确保了纪检监察干部能集中精力,轻装上阵。
调整机构,整合资源
一是调整和优化委局机关内设机构,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和案件信息管理中心,将绩效目标考核办公室整体划转到区委办,找准职能定位、将不属于纪检监察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清理,充实执纪、办案人员,把力量放在监督执纪问责上来。
二是整合监督力量,将全区13个乡(镇、办事处)纪委、6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人员进行有效整合,设立13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并积极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四位一体”监督格局。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180余次,发现问题212个,已纠正和整改 117个,党政纪处分8人,涉案金额213 .9万元,收缴违规资金46.8万元。
注重培训,提升能力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教育培训,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共选派了80人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培训中心、杭州培训中心、海南培训中心、省委党校以及市纪委举办的培训班培训学习;区纪委监察局举办了1 期案件检查暨“三转”工作培训班和1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通讯员培训班,参训人数超过300人次;组织20余人到毕节市考察学习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工作,主动上门取“经”。
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一是进行业务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了《铜仁市碧江区纪工委监察局纪检监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乡(镇、办事处)纪委、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纪检监察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核,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挂起钩来。
二是严格干部选拔任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委关于对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精神,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选拔任用由市纪委组织考察任用,对其调整必须报市纪委批复同意;纪委常委的任用须报市纪委备案,调出必须经市纪委批复;科级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由区纪委提名商组织部门共同考察实施;一般纪检监察干部的进入由区纪委进行考察合格后才能调入,调出时必须报经区纪委同意。
三是狠抓监督检查。对规范乡(镇、办事处)纪委书记、区直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分工和落实“三转”要求进行指导检查,督促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对落实不到位或形转实不转的,将严肃问责。
聚集中心,严肃问责
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以查办案件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今年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5件,结案27件。查办了财政系统“一事一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套取村医工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腐败窝案等大案要案16件,党纪政纪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查处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反工作纪律案件,问责 141人,促进了全区各级各部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好转。(碧江区纪委 李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