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向社会通报曝光全市查处的300余起民生领域案件

时间:2015-10-30 15:30:24 点击:

今年来,铜仁市民生监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模式,强化执纪问责,注重成果运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民生监督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成效。

构建民生监督体系,筹统民生监督上下“一盘棋”。按照省纪委“整治铸廉三年行动”部署,该市将民生监督工作纳入对区县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制定了《铜仁市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部门,由民生监管部门负责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再监督再检查,推动监管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市、区县纪委把民生监督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建立完善市纪委+区县纪委+县级派出纪工委+乡(镇、街道)民生监督组+村(居)务监督组织“五位一体”民生监督工作模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民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乡镇纪检体制改革意见》,明确区县派出纪工委班子成员担任民生监督组组长,区县纪委对乡镇纪委实行人财物统管,乡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督组各成员网格化固定在一定区域内监管,形成了监督整体合力和全方位工作格局。

探索专项监察模式,消除民生监督领域“空白区”。按照“选项精准、准备充分、掌握主动、注重方式、加强督导、用好成果”的原则,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实行“4+N”(即市级每季开展4个专项监察,各区县每年自选若干个专项监察)监察模式,建立了群众信访、问题线索、日常工作、案件查办、定期分析“五本台账”,通过市级每个季度安排一个专项监察、区县实行错位自选若干专项监察,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专项监察民生监督领域全覆盖和重点领域反复查目标。1-9月,该市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学生资学金、小微企业补助3个市级专项监察和生态林补助、农村低保、“一事一议”项目等10个县级层面的专项监察,共发现问题3754个,立案707件,党政纪处分648件740人,移送司法机关52件57人,涉案金额6283.1万余元。通过专项监察所立的案件和查处的人员分别占民生监督工作案件总数的78%和73%,并在全省民生监督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注重工作成果运用,推动民生监督管理“长效化”。为推动民生监督工作常态管理,该市把专项监察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的考量依据。事前,严明对民生监管自查自纠和查出问题整改不力的,实行“一案三查”制,分别处理当事人、问责相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事中,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调查处理,分析特点规律、问题成因和案件分布状态;事后,及时将专项监察情况向监管部门反馈并启动责任倒查追责。目前,全市有86人因履行民生监管责任不力被问责。比如松桃、思南等县针对学生资助金政策执行和监管不力问题,对教育主管部门采取集体约谈和责令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其履行监管责任,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把专项监察结果作为监督责任落实的考量依据。建立民生监督定期调度和动态通报制度,实行了一旬一通报、半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对数据通报排名连续在后三位的约谈主要领导和零案件监督组月统计通报。今年已召开4次调度会和2次现场推进会,约谈通报了1个区县纪委,现全市民生监督组已从零案件组向“1”案件组转变。把专项监察结果作为形成震慑和凝聚民心的考量依据。一方面,在市、区县电视台开设“廉政大家谈”栏目,由民生监管主体部门党政“一把手”在访谈中,现场接受群众质询并承诺兑现整改时限。另一方面,对全市查处300余起民生领域案件予以通报曝光,并在宣布民生案件处分决定时,同步召开300余场次所在单位及乡村干部职工会、群众会,让案发地4万余名群众直观感受了民生监督工作的成效。(铜仁市纪委办公室  文琨)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