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虽小,危害却大。为严查群众身边腐败,改善村干部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的现状,让村务工作阳光运行,松桃自治县纪委自11月份开始,开展为期3个月的村(居)民生事务落实情况专项监察行动,重点对村级干部在低保评选、社保资金交纳、危改资金发放、土地开发项目奖励资金处理等民生项目进行监察。此次专项监察采用“大兵团”合围,“小分队”突击的方式,全面铺开,不留死角,聚指成拳,各个击破,并用“五结合”工作法突破监察瓶颈,狠拍“苍蝇”,还“信”于民。
查阅资料与走访群众想结合。开展专项监察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民生监督组在进村入户调查前,先从有关部门查阅或调取该村基本情况,如村级资金收入、低保名额评选、危改资金发放情况等,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工作组人员根据掌握的数据资料,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做好外围调查取证工作。
个别走访与代表座谈相结合。在走访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作组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创新思维,多形式开展走访工作。为了有效保护群众的隐私,让群众能无所顾忌地向工作组反映情况,工作组根据需要,一方面避开村干部单独造访知情的村民,一方面请村民代表一起召开座谈会,让其畅所欲言,把知道的情况及时向工作组反映,为工作组收集证据奠定基础。
初筛问题与发现问题相结合。细处着眼,小处入手,突出重点,因村施策。通过走访群众,对群众身边存在的腐败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工作组人员通过对村(居)资金收支帐目是否合理,对土地开发项目奖励资金的开支是否正常、低保评选及危改项目是否优亲厚友等敏感问题进行查看、核实并梳理,从中发现存在的腐败问题。
发现问题与固定证据相结合。发现问题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固定证据。在取证过程中,民生监督组人员会同各乡镇党委、政府人员,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落实好“两个责任”。同时,发扬“泥鳅”精神,深钻进泥,将发现的问题捆死、压实。对形成案件的,必须深挖到底,采集好人证、物证、书证,固定证据,形成链条。
查办案件与民生宣传相结合。惩戒在于警示,治病为了救人。严格按“四种形态”管理干部,对存在腐败问题的村干部,对其进行政策攻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不配合调查的干部,一经查实,从重处理。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民生监督组人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按照办个案的理念,办大案的手法,强势推进,严查快处,做到问责一个,教育一批,震慑一片,实现专项监察出手必胜,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从而还“信”于民。
截止目前,民生监督组已经在全县497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查,发现问题81个,专项监察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松桃自治县纪委 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