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基层纪委在“三转”中暗访四百余次

时间:2015-02-04 16:01:32 点击:

在印江县罗场乡的公开栏前看到,一张《关于给予两河村党支部书记田建初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的决定》挂上政务公开栏后,赶场天的群众围拢过来,上下班的干部瞄了过来,上级领导看了过来。

  “这得益于‘三转’,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办案件。”罗场乡党委副书记杨遐炜介绍。根据市县纪委有关深化乡镇纪委“三转”的部署要求,印江自治县各乡镇纪委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监督执纪问责上,通过电话、报纸、微信、网络等方式,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同时推出“每月约谈”制度,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镇干部、村(居)干部进行一对一约谈。

和杨遐炜一样,印江县沙子坡镇纪委书记黄川也切实体会到了“三转”后基层纪委工作重心的转变。前不久,一些村民找到黄川,再次反映马家庄村村委会主任冉某某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问题。由于之前黄川同时分管城建、拆迁、安全等工作,这一信访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三转”之后,成功“减负”的他通过一个多星期细致调查,这件历时2个多月的信访举报终于圆满解决。

“乡镇纪委回归主业的关键在于明确分工、厘清职责,把不该由乡镇纪委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做到既不越俎代庖,也不缺位失责。”印江县纪委常委杨胜蓉说。为彻底打破乡镇对纪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形式上不分管其他工作但暗地里在安排的情况,印江县纪委采取交叉办案、联合办案等方式,使乡镇在案件查办及监督工作彻底专职专用。2014年,就抽调8名委局干部,34名乡镇纪检干部,组成8个工作组对17个乡镇危房补贴、低保、良种补贴、家电下乡等民生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入驻式、交叉式检查,从而推动了全县基层纪委工作回归主业。

该县同时规定,每个乡镇确保有1名专职纪委书记和2名以上专职纪检干部。同时,配合出台乡镇每月工作报告、工作例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乡镇纪委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目前,全县17个乡镇纪委均向上级纪委汇报了落实监督责任情况。

“‘三转’之后,我们的工作看似更加单一,其实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朗溪镇纪委书记吴志强坦言。2014年6月,该镇发生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镇交通管理站站长谢某某公车私用。案件查处后,镇纪委多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同时对重点岗位、重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一对一谈话,不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截至2014年底,印江县各乡镇纪委共开展明察暗访410次,受理各类信访举报220件,立案35件,查处违纪违规人员37人。(印江县纪委  乐如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