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深挖民生“硕鼠” 守护项目安全

时间:2015-02-02 17:33:18 点击:

印江自治县在对民生项目工作检查中,做到对每一个建设项目点前期打好“防腐疫苗”,中期服用“廉洁钙片”,后期贴示“安全产品”,确保民生项目品质过硬,干部作风清廉。

“你好,你是六洞村杨家组的杨再光吗?我们想找你了解下你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情况”,“我是,我就买了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其他就没有卖了……”。远在浙江宁波打工的印江县沙子坡镇村民杨再光接到了民生特派组调查人员的电话。为了核实民生资金落实的具体情况,像这样的调查核实电话,每天工作在一线的民生特派组成员都要打上好几十个。

杉树乡灯塔村村民龙世国说:“近几年来,国家变得富强了,民生资金也多了,但是很多实惠却到不了老百姓手里。就如畜牧草种,我喂了十几头牛,到乡畜牧站领取草种,却困难重重。”

特派组成员对龙世国解释说:“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查出当中存在的问题,还群众一个公道,我们也希望你们多提供线索,对违法违规人员,我们将一查到底”。

印江民生项目特派组成立以来,在乡镇、村组、社区建立300多个监督网点,实现全覆盖,进一步织牢了党风廉政建设网底。

织“安全网”,专人抓。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民生项目监督领导小组。并在365个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中选驻村监督员,直接参与民生项目实施、民生资金落实的监督。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督体系,织起了网络分明,网点密布的“安全网”,对全县民生项目实施和民生资金使用进行了有效监督。

织“减震网”,解民惑。该县通过电视、网络、专栏等载体,采取发布信息、办理网络留言、张贴文件资料等方式,与政务、事务、村务公开有机统筹,及时向群众公示公开民生项目实施地点、规模、内容、对象等,让群众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情况,为群众解除疑惑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织“学习网”,强基础。7月9日,县纪委选派了11名特派组干部到市纪委参加办案陪护工作,抽掉6名特派员到县纪委跟班学习,让特派组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7月11日至12日,专门针对案件查办工作对62名特派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案件查办知识测试,以多种措施提升了特派组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

织“捕蝇网”,零容忍。该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问责问廉,切实加大了对民生项目中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构筑了一张密集的“捕蝇网”。截止目前,组建的17个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定期或不定期,共发现和受理各类问题1950件,立案41件,结案36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5人,涉及资金903万元,收缴违规资金857.5万元,对民生项目的存在问题和腐败行为,达到“零容忍”。(印江县纪委  乐如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