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对党员干部收送红包礼金说“不”

时间:2015-05-18 21:27:14 点击:

为狠刹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歪风,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江口县通过严明纪律、专项整治、执纪问责、警示教育等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切实促进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愿”收送红包,营造了勤政廉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严明纪律,正风肃纪。出台了《江口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八禁止》明确规定党员干部不得公款收送礼品礼金、购物卡、会员卡或各种有价证券。印发了《关于开展违规收送礼金礼券购物卡和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江纪发〔2014〕15号),采取自查自纠、组织清理等方式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上缴违规收取的礼金、礼券等。2014年以来,该县5名领导干部主动上缴礼金18.6万元。同时,认真组织全县400余名科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填写《领导干部拒收拒送礼金礼券购物卡承诺书》,确保党员干部拒收红包、礼金全覆盖。各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还主动带头作出公开承诺。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贵州省党员干部作风“十不准”》、《贵州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收受礼品礼金登记上交管理办法》等党纪法规,不断强化勤政廉政意识,提升党性修养。

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安排,按照干部查自身、组织查全局的步骤每季度定期开展治理工作。由县委常委带队,从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抽调42名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敢于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成立了7个专项整治工作小组。重点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接受吃请、拿红包、礼金、吃回扣等机关作风和“四风”问题。看领导干部是否利用职务便利向服务对象索取、收受礼金、红包、有价证券及其他购物卡等行为;看是否存在赠送礼金、红包和购物卡等行为;查是否存在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及身边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接受红包礼金等行为。通过大刀阔斧的整顿,深入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行为。经过监督检查,2015年以来,该县未发现党员干部收送礼金红包的现象。

执纪问责,决不姑息。重点查处自查自纠过程中隐瞒不报、收多交少、边交边收行为,从严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对领导干部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及身边工作人员违规接受红包礼金,要追究该领导干部的责任。对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问题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起,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单位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大对变相收送红包礼金行为的识别和查处力度,防止收送红包礼金问题隐身变形。对领导干部在专项整治结束后仍然顶风违纪收送红包礼金的,视其情节轻重,县委将作出调离岗位、引咎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绝不姑息。近三年来,该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作风纪律的案件36件,涉及科级干部15人,股级干部11人;特别是2015年以来,共立案各类案件25件,结案1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其中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通过严肃执纪问责,确保正风肃纪,让违法乱纪行为无处循形。

警示教育,警钟长鸣。今年来,该县采取以案说法、现场说教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制作了《江口县2015年廉政警示教育片》、《正风肃纪斩黑手》警示教育片,将近年来,该县查办的贪污受贿案,如杭瑞高速公路指挥部原办公室副主任黄胜仁;原工商局注册登记股股长侯丽江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取好处费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政治纪律、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深刻剖析,目前,已分批次组织全县副科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工作员700余人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精选部分典型案例编印《江口县警示教育读本》488本和《江口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光碟2000余份,发放到全县各级各部门,日前,全县已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及干部家属受到了廉政教育。同时,到违纪人员所在单位开展“一案一剖析一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江口县纪委  符凤仪)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