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纪检“新兵”下乡记

时间:2016-09-08 11:47:35 点击:

 7月11日一早,作为刚从公安部门转行几天的纪检“新兵”,我跟随县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志明前往九江乡,对该乡地安村及周边人畜饮水项目进行摸底调查。

那是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后第一次下乡工作,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因为这项工作对我太陌生。“这个项目是2014年1月15日竣工的,总投资97.3万元。”一上车,张志明就开始不停翻阅相关材料,并向我这个“新人”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

  九江乡水源干枯,地安村及周边人畜饮水项目有效解决了40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我感到此行责任重大。

 说话间,我们到达九江乡政府,在与该乡纪委专职副书记文祝华汇合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饮水项目的泵房。“项目规划书上,泵房是70.5平方米,实际不到60平方米。泵房是2.5米高,现场测量下来才1.8米。”张志明一边拿着皮尺测量,一边说道。

  “牛人啊,每一个数据都牢记于心,信手拈来,前期是做了多少功课啊!”我不禁被张志明熟悉的工作业务折服,同时因为自己这个“纪检菜鸟”的手足无措而暗自汗颜。

  “泵房实际建设多个地方与规划不一致,必须再去水源地现场看一下!”忙活了一早上,当我以为摸底就要结束的时候,张志明提出还要去水源点看看。

 “水源地很远呢,来回起码要一个半小时,而且只能步行。”文祝华说。

  “再远也得去!”

都说上坡容易下坡难。水源地在三公里外的山脚溪涧之中,途经的都是陡峭的下坡路,而且路上都是松散的沙石。我们一行四人手脚并用,小心翼翼。行至半坡时,张志明好像突然想到什么,对我说道:“小田,这个坡越来越陡了,非常难走。你是女同志,你就在这里等我们吧!”

  “这怎么能行!”我急忙说道。

  “就这么说定了,我们速去速回,今天是前期摸底,下次还要再来的!”不容我拒绝,他们扭头就走。看着他们慢慢移向山脚的背影,我的内心十分不安。“唉,肯定是我拖后腿了。”强烈的愧疚感袭上心头。

不知不觉已日上三竿 ,翘首等待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等到张志明他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怎么样?发现问题没有?”我急忙迎了上去。

  “我们这趟没白跑啊,果然不出我所料,有猫腻!”张志明“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半瓶水,抹了抹汗,黝黑的脸庞显露出“不虚此行”的神情。

 张志明告诉我,按照项目规划,该饮水项目水源地应是“有步梯进入,建有一座小水房,且取水与河水分离”。可他们在现场看到的却是四个简陋的钢柱直接架在水面上取水。“不仅虚报泵房面积,这个水源点更是完全改变了项目设计,还需要深入调查。”

 “张主任,你说是来前期摸底的,既然在泵房都已经找出那么多问题了,后期就可以跟进,为什么一定还要去水源地看看呢?”我有些不解张志明的“折腾”。

 “前期摸底就像看病一样,要做到搜集信息准确、发现问题准确。”张志明把自己的民生监督工作经验向我娓娓道来,“再说了,不核查到位,就是我们工作不扎实,数据不准确,下一步的工作就很被动。”张志明的话让我深思。是啊,如果发现不了问题,民生监督组不就成了群众眼中的“稻草人”?

 “纪委要求严着呢,还是在公安局工作环境舒服点。”“纪委的工作都是得罪人的活,不好干呀。”来纪委报到之前,总感觉纪委是一个笼罩着公正、威严又有些神秘的光环部门,同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带着自信,迈进了纪委的门槛。在这次下乡过程中,我在“老纪检人”身上看到了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看到了责任与担当。我同时深深感受到,我的转行,是值得的。(松桃自治县纪委  田人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