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专题栏目
-
喜迎十九大
沿河:风清气正好干事
时间:2017-10-12 17:11:11
点击:
——沿河自治县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实
“职能部门吃拿卡要的少了,办事越来越顺畅了。”“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从繁华的闹市到偏远的乡村,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沿河自治县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2012年以来,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350件次,立案640件 ,其中查处乡科级干部125人,移送司法22人,挽回经济损失2606万元。
强化问责 让“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2016年5月,沿河自治县甘溪镇党委书记郭永飞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原来,他在担任甘溪镇党委书记期间,对干部职工疏于教育管理,对所在单位发生的违纪违规问题不制止,导致5名党委班子成员及5名干部存在违纪行为;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不严格,计划生育专项资金57万余元支出未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和未纳入零户统管,导致资金使用缺乏监管,计生办账务管理混乱,作为“一把手”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两个责任”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该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党委在组织领导、督促检查、管好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和支持查办案件等10项主体责任,明确了纪委在检查、督导、纠错、考评、追责、惩戒等8项监督责任,对党委、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给予清晰而明确的界定。
该县强化以上率下、清单管理、刚性问责,持续传导压力,全先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驰而不息,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地生根。五年来,全县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41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件5起。
运用“四种形态” 注重抓早抓小
县直单位干部陈某筹备乔迁宴,客接了、酒席也订了,却突然“变卦”,挨个打电话退客。原来县纪委接到群众反映,立即对该同志进行谈话提醒。“感谢纪委同志及时提醒,这是对我的爱护。”陈某事后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严教、严管、严纠,监督执纪关口进一步前移,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该县不断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有效途径,一改过去以抓大案要案为主的倾向,将违反“六大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审查重点,坚持抓早抓小、挺纪在前,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持续向严、细、深、实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共约谈函询541人,轻处分28人,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纠“四风”精准发力重拳出击
2012年11月,沿河自治县卫生监督局原局长肖昌娥先后两次到重庆办私事,一次公车私用并以出公差为名报销差旅费,另一次违规报销往返费用,两次共计违规报销2891元。肖昌娥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资金收缴国库。……
以上是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保持“四风”问题露头就打高压态势,持续彰显正风肃纪决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解决“四风”问题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位置,紧盯节点明察暗访。节假日前,通过网站、微信、手机平台,公布举报电话。
推动“四风”检查常态化,持续开展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专项整治,公款宴请问题专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机关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整治,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大操大办借机敛财问题专项整治。
五年来,该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3个、处理54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0人,对24起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严查“微权蝇贪”整治基层腐败
近日,沿河自治县纪委对“村官”侵占贪污民政低保、危房改造资金等3起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苍蝇’虽小,却让群众有切肤之痛,必须狠打重拍,把纪检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近年来,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打虎”不忘“拍蝇”,严查百姓“身边腐败”。
沿河县形成了“问题调研+专项检查+整改问责+现场推进+系统规范+回查巩固=成效”的6+1专项监察模式,先后开展家电下乡、农村危房改造、学生资助金等13项专职监察,共立案423件、党政纪处分399人,移送司法18件20人,挽回损失1879万元。
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和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力的,管辖地区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严肃追责,高举问责的“鞭子”,督促乡镇纪委着力“拍蝇”。
眼下,步入沿河县,从县城到乡村,大操大办的少了,厉行节约日渐成风了;部门推诿扯皮的少了,群众办事越来越顺畅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rjw.gov.cn/html/2017/xiyingshijiuda_1012/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