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按图“施工”稳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时间:2018-01-30 11:06:04 点击:

自中央、省、市全面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德江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施工”要求,主动谋划,积极落实,坚持党委负主责、纪委负专责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1月12日上午,德江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德江县圆满完成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前期准备、转隶组建、选举任命的各项任务,开启了我县纪检监察事业的新征程。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施工”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和按图施工的工作要求,强化“施工”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上来,严格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把改革部署落到实处,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县委书记站到改革第一线,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对改革难点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重点研究、认真解决,确保了试点工作既积极有力、又稳妥有序。目前,已召开两次工作小组会、四次县委常委会、一次政府常务会、一次编委会,传达学习相关精神、研究解决合署办公场所等相关问题。

抓住关键环节,把握“施工”进度。牢牢把握改革的目标依据,坚持向上勤问求证,把握好进度、节奏、效果,认认真真“照图施工”,通过多次反复对接,印发了《关于成立德江县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的通知》(德党办发〔2017〕198号)、《德江县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党办发〔2017〕204号),制定了宣传方案和应急预案,出台了县工作小组工作规则、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等制度。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严格遵循省市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进度,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做到监察体制改革一天一报、一周一报。试点工作启动起来,县工作小组办公室十分注重文件、图片、影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为后期总结评估作准备。

做好人员转隶,严把“施工”质量。转隶是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攻坚,通过“四有”做好转隶工作。一是搞好思想动员,做到转隶“有心”。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转隶工作全过程,切实做好拟转隶人员谈心谈话和家访工作,围绕“四个清楚”,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分级开展谈心谈话,准确了解和掌握转隶人员思想状态和心理情绪,增强转隶人员的政治认同和归宿感。截止目前共谈话7轮,家访1轮。二是严格资格条件,做到转隶“有底”。县纪委会同县委组织部逐个审核拟转隶人员档案,详细审查“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确保人事档案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坚持人员转隶政治标准,严格资格条件,以委局干部室名义对拟转隶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征求相关内设机构意见,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纪律关。三是摸清人员情况,做到转隶“有数”。与县检察院、县编委办对接,核对县编委办实名制系统中2017年12月1日县检察院涉改三部门人员名单,确保县编委办实名制系统名单与实际情况一致。 四是严格请示报告,做到转隶“有序”。2017年 12月16日上午,顺利召开了全县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人员转隶大会。会前,已将该项工作书面向市工作小组办公室请示,会后,按照上级要求,将谈心谈话、家访、档案审核、应转隶人员、实际转隶人员、转隶大会情况等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工作小组办公室。

完成挂牌组建,确保“施工”成效。人员转隶之后,县纪委工会开展以“学习十九大阔步新时代 干部大融合携手迎新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交流沟通,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思想、理念、感情、人员、工作“五融合”,不断强化“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观念。2018年1月9日至11日,召开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1日上午,选举产生了县监察委员会主任;1月12日上午9:00,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了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月12日上午10:00,举行了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宪法宣誓仪式;1月12日上午11:00,县监察委员会完成机构挂牌工作。

监察委员会是全新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在完成转隶组建后,县监察委员会将切实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充分发挥反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德江加快建成新时代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德江县纪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