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德江县桶井乡纪委书记走访群众,并用民情日记本记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民情日记,一个普普通通的笔记本,随处可见,然而在铜仁市德江县桶井乡,它却有着不一样的身份,也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一本日记,一份责任,一种情怀。
一个干部,一份信念,一种精神。
——这就是德江县桶井极贫乡扶贫干部包里揣着的“民情日记本”,德江桶井干部攻坚克难的“扶贫作风”。
“大姐,你们村的村干部在批低保、危房改造等这些惠民政策时公不公平啊?”
“老人家,你的养老金是不是每个月都能领到啊?帮扶干部多久到你家来一次啊?”
在桶井乡的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一个肥胖的身影,向群众了解一些民生问题。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载满满的民生情怀。
他就是桶井乡纪委书记陈南方,一个不忘初心,守护民生,不管在天晴下雨都会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工作的人;一个弃小家顾大家,过节放假不回家陪父母妻儿,却深入农户与贫困户聊家长里短的人;一个坐不住,等不起,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对抗烈日暴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诉求的人。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桶井乡青元村二组,走访贫困户李爱英……”
翻开陈南方的《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每一位桶井人民的诉求。
《民情日记》,是桶井乡“党建三个一”中重要的载体,干部职工要把每天的工作情况详细的记录在上面,是桶井乡围绕“四个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干部职工作风转变的强力工具。
作为桶井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陈南方,严格执行桶井乡党委出台“党建三个一”活动方案的要求,每天都认真的记录着工作开展情况,详细的记录着工作内容。自陈南方调任桶井乡以来,他的《民情日志》上,记录群众诉求28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8次。
“陈书记,你又来关心我们了啊!我们都很好,麻烦书记啦!”金盆村贫困老人张金香说到。
作为一名极贫乡的纪委书记,他坚持以公仆之心对待人民群众,站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了解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疾苦,化解信访矛盾,听取群众意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决心、信心、恒心、真心”成为了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德江县桶井乡纪委 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