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重点在一体推进,难点也在一体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纪检监察工作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主责机关,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彻底的胜利。
以发展的观点深刻理解一体推进“三不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变化中,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是问题不断涌现的。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有力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在一体推进“三不腐”层面,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有的党委(党组)没有深刻领会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认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没有把一体推进“三不腐”作为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有的纪检监察机关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时间上割裂开来,分为三个阶段,认为先有不敢、后是不能、再是不想,三者之间有先后顺序和渐进关系;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则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内容上进行割裂,分为三个环节,查办案件的依然只查办案件,制定制度的依然只负责制定制度,搞教育引导的依然只搞教育引导,工作碎片化、片面化。在制度建设上,有的由于没有出台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具体措施办法,心中无想法、手上无办法,找不准方向、抓不住重点,口上讲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一体推进在实际操作中落空;有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不通畅,导致一体推进不能做到“无缝对接”,甚至发生推诿扯皮现象。在考核机制上,有的由于没有将一体推进“三不腐”纳入考核和监督检查范围,导致各级各部门仍然按照原有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重点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
反腐败斗争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中蕴含和孕育着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开启新的量变。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历程,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我们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到六次全会“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七次全会“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并巩固发展”,再到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这个过程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从治标到治本的日积月累中实现了量向质的转变,也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一体推进“三不腐”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握不断变化的形势任务,着力解决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考核体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促进“一体推进”质效的提升。
以联系的观点深刻理解一体推进“三不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整体特征,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着纪律、法律、制度、规矩、思想和道德要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之间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链条,有机统一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敢腐侧重惩治和威慑,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不能、不想的基础;不能腐侧重监督和制约,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是不敢、不想的保障;不想腐侧重教育和引导,着眼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是不敢、不能的防线。纪检监察机关在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工作实践中,要牢固树立整体意识、系统思维,从整体着眼,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一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既统筹考虑指导思想层面的问题,又统筹考虑工作方法层面的问题,既解决“外症”又触及“内疾”,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之间前后失联、衔接不畅、环节断裂等问题,畅通“三不腐”的脉络,打通反腐防腐内在联系的节点,实现从根源上解决腐败和作风问题。在工作部署中,把一体推进“三不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排,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加强对查找制度漏洞的思考、对警示教育的侧重点和教育面的思考,最大限度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以矛盾的观点深刻理解一体推进“三不腐”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之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一体推进”是关键,是重点,也是主要矛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焦点聚焦在一体推进上,通过细化责任清单的形式,明确各级各部门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承担的具体工作和任务,着力健全横向协作机制,发挥好部门之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联动开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着力健全纵向联动机制,把廉政教育、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切实解决一体推进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分歧、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等问题,确保工作任务落实不走样、不变形真正做到一体思考、一体安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另一方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局部的成效实现一体推进的整体效果。要突出不敢腐,创新惩治腐败的方法举措,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既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把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权谋私案件,坚决打击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防止腐败问题引发重点领域系统性风险;又坚持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严肃查处基层干部目无法纪,任性妄为,把罪恶的黑手伸向扶贫领域的动群众“奶酪”行为,以不敢腐的强烈震慑,为不能腐、不想腐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要突出不能腐,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把执纪与执法结合起来、查办案件与制度建设统一起来、重点领域管理与关键环节管理衔接起来、日常监督与长期监督贯通起来,综合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手段,深化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找准权力运行关键部位和监督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于法周延、于事有效、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要突出不想腐,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思想教育和纪法教育上下功夫,加强党性锻炼,深入推进“一案一整改”,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克服人性弱点,提高思想觉悟,筑牢不想腐的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防线,让廉洁理念深植于心。
作者苏畅才,系贵州省铜仁市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主任;罗运明,系贵州铜仁市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