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铜仁市从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有效推进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办理,推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见效。截至目前,2018年中央第四巡视组移交铜仁市纪委监委282件问题线索、省委第九巡视组移交277件问题线索,办结率均为100%。
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市委高度重视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处置办理工作,把办理移交问题线索作为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中之重。市委主要领导对中央巡视组和省委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分别作批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办理移交问题线索的主力军,提高政治站位,集中力量抓落实、抓突破、抓攻坚,坚持认真办、按时结、过细审、严把关,蹄疾步稳推进每件问题线索处置办理工作。
着力加速办理流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执行落实“四快机制”。一是快分,市级层面收到问题线索后,及时提分办意见、送领导审核、通知取件等,确保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二是快查,加大直办督办力度,及时成立调查组即转即办、快查快办、认真核实,确保调查结果客观真实。三是快结,对收到问题线索,快处快结,特别是对中央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一律进行初核,不以谈话函询方式进行处置。四是快复,对办结件,做到第一时间审签,第一时间上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反馈。
着力提升办件质量。对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移交件,统一规范办结件格式、严格报送要点,并注重调查核实工作的严深细实。巡视件交市纪委核查的,成立工作专班,合理安排好核查力量,加强提级办、重点办、加速办。注重办理质量,对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的,决不轻易作出查否、办结的结论。要求各地核查工作做到深入细致、全面客观,对实名举报的,要与反映人见面,对调查结果及处理建议,原则上要听取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意见,对查否的结论,必须有充足证据材料支持印证,严把办件质量关。对办结报告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重新核查或重新报送。
着力强化督查督办。在督查督办上狠下功夫,做到以督办倒逼落实,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实行“定责任领导,定办理时限,定责任目标”的“三定机制”。着力强化台账管理、领导督办管理、办结审核管理“三项管理”。建立巡视移交问题线索专门台账,及时录入,细化管理,定期梳理汇总,及时动态更新,办结一个、销号一个。市纪委通过召开纪委常委会和调度推进会加强督办督导,对中央巡视组移交件实行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在办结件审核中,市县纪委“一把手”亲力亲为,以上率下,市纪委主要领导做到“三必”,即,问题线索必看,分办意见必签,办结报告必审。市纪委案管室定期电话督办、发函督办,2019年对巡视移交件进行4轮督办,书面发函20份。
着力查办典型案例。2018年中央第四巡视组移交铜仁市纪委监委282件问题线索中,立案66件90人(县处级5人,乡科级19人,其他人员66人),留置5人,查处沿河县委原常委、生态移民局原局长余良华,贵州大龙经开区原党工委副书记戴刚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省委第九巡视组移交277件问题线索中,立案37件48人(县级干部9人,乡科级11人,一般干部7人、其他21人),留置5人,严肃查处印江县原副县长任明洪、市政府原秘书长吴洋富等典型案件,达到良好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舆论效果。(铜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