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19年8月29日《贵州日报》14版
“巡察动真格,盼了很久的自来水终于来了。”8月15日,铜仁高新区大兴街道银岩村二组村民龙某打开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让他激动不已。去年12月,该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自来水管接入各家各户,可是二组村26户却放不出水。前不久,铜仁市委巡察组在银岩村巡察时,接到二组村民反映后,督促大兴街道水务站和供电所限期整改,终于实现全村自来水户户通。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巡什么、怎么巡、如何改”思路,通过“四个精准”推动政治巡察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首先,铜仁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市县党委书记担任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县巡察工作责任同步压实、力量同步调配、工作同步推进制度。并制定市县巡察上下联动工作制度,省委第四、第五轮巡视期间,市县组建45个巡察组与巡视组联动,同步巡察百个党组织,发现问题2274个、问题线索223件,实现巡视巡察“双剑合璧”。
同时,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96个。聚焦重点领域,铜仁先后开展脱贫攻坚、意识形态专项巡察。今年上半年,市县巡察组与省委巡视组联动,对与脱贫攻坚相关的部门开展巡察,发现问题976个、问题线索115件。
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采取巡察对象统筹确定、工作统筹调度、人员统一管理、时限统一安排、业务随机督导、成果综合运用等方式开展跨县交叉巡,破解“巡不深、巡不透”难题。
突出精准整改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严格审核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通报落实整改不力党组织24个,诫勉谈话5人,压实责任全面改。问题线索分类向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移交1291件。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履行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以“监督常在”推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推行“两会三通报”巡察反馈机制,召开单独反馈会和集中反馈会,既督促被巡党组织抓好整改,又督促未巡党组织主动自查自纠,释放震慑作用,强化预防教育。巡察整改既着眼“当下改”,又推动“长久立”,修订完善610余项制度,扎紧制度“笼子”,推动标本兼治。
据悉,截至目前,铜仁市已巡察1429个党组织,市级巡察覆盖率62.6%,县级巡察覆盖率58.46%。市县巡察发现问题10997个,整改率90.62%。(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