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市纪委监委健全完善 “大数据”监督平台,将“大数据”监督平台融入“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完善功能定位、强化平台运用,坚持用深、用透、用足监督系统,实现数据集中共享,强化数据比对,加大问题线索的处置力度,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督执纪体系,着力打造“数据铁笼”。目前,共采集民生资金类数据5984.58万条,涉及金额175亿元,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数据135737条,涉及金额2.8亿元,转民生监督组核实62576个,立案90件人。
聚焦主业主责,创建运行机制。深将传统的“查台账”“串部门”“访群众”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 变“被动防腐”为“主动预腐”,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开展纪检监督工作。利用民生资金大数据监督平台监察模型云比对自动预警,将各类民生资金、救灾救济物资、项目工程资金等纳入重点廉政风险防控点,实时监管和全程监督。按照发现问题、分流核实、线下核实、反馈系统、上级审核工程流程,对系统发现的问题数据分流转核至业务主管部门核实,主管部门将问题数据核实完毕后上传至纪委部门进行再审核,对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问题数据,反馈至民生监察组核实,按照查办案件流程进行“立案”“问责”“清退违规”等处置,实现主管部门自我监督,落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实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目的。目前,主管部门已核实问题数据38785条,清退违规4108人,追缴违规资金60.3万元。
强化数据精准,提高监督效率。对全市户籍信息、国家公职人员及二代直系亲属信息,房产信息、车辆信息、工商信息、死亡人口信息、精准扶贫信息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部采集和录入。同时对民政、人社、住建、卫计涉及的民生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租房补贴、城乡低保、孤儿生活补助金、新农合住院补偿、新农合门诊补偿、养老金、特困供养、残疾人扶理补贴等33个项目(资金)进行采集和录入共采集民生资金类数据977万条,涉及金额23亿元。开通过民生监督、脱贫攻坚、微信服务、信访举报4个模块,设置60多个问题比对模型。
建立健全机制,形成长效震慑。进一步强化监督系统助力脱贫攻坚,明确专人负责系统线索问题收集、转办、跟踪,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在印江县推行“清风印江”微信公众号上线试运行举报监督平台,建设运用查询机公示平台,通过前端信息公开公示,让群众参与监督,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通过主管部门录人数据,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大数据监察云比对有效预防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截留挪用、贪污私分、虚报冒领等腐败情况。(铜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