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碧江区纪委监委着力关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精准监督、精准施策,以铁的纪律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筑牢民生领域监督网,推动民生监督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发现问题62件,立案60件,党纪政务处分52件52人,问责22人。
建全民生监督机制。健全“五位一体”民生监督机制,把纪委监委、纪检组、民生监督、乡纪委、村监会五级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强化“五小机制”(“小监督”“小苗头”“小建议”“小问题”“小诉求”),制定《村(居)民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细化村(居)务监督的职能职责;制定碧江区扶贫领域整治蝇贪三年行动方案,规范建立并严格执行“六小长”微权力清单制度,围绕“护民生、促脱贫”主题,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标本兼治、规范建设、重点整治相结合,推动微权力规范、阳光、高效行使。
用活监督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4+N”专项监察、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千村进万家”活动,并在全区90个行政村(居)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配备监督人员270名,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派驻纪检监察组积极参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例会,对民生监督员进行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探头”和“触角”作用;深入开展“一折通”专项监察,围绕“项目流”“资金流”“人员流”、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等关键点,严查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的问题,促进民生项目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织密民生监督网络。强化“贵州省民生资金监管平台”运用,搭建群众参与“百姓问廉、干部答廉、公示亮廉、群众评廉”互动监督平台,把扫黑除恶和整治“蝇贪”结合起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运用“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将扶贫民生系统录入项目责任单位,进一步核实、录入涉及民生资金项目,消除了“信息孤岛”,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了扶贫民生资金数据的联通共享。(碧江区纪委监委 杨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