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和顺盐号大门
铜仁市思南“周家盐号”坐落在乌江河畔西岸卢家码头,整个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由石库门、对厅、两厢、正房、厨房、盐仓、花园和天井构成一个古典封闭式四合院,融住家与盐号于一体,共有大小居室30多间,周围绕以高墙,自成一统。“周家盐号”作为思南县乃至贵州唯一的盐号古建筑群,见证了乌江百年盐运史,是思南明、清商贸繁荣的历史见证。
清道光年间,思南盐商周镐璜花3万银元修建“周家盐号”,(或称“和顺盐号”、“周家统子”),坐落于曾经最为繁华的安化街。“统子”是本地人对自成一统四合院建筑的俗称。“盐号”是指专营食盐批发零售的古代商号,即一种民营性质的盐业贸易公司。
周家盐号最初的主人周镐璜,19世纪30年代出生于乌江下游的重庆龚滩。父母早逝,年幼失怙,家道维艰。10多岁时就身带一把短刀,只身来到思南。先是投靠亲友做点小买卖,后来经过一番打拼,涉足盐业贩运批发。19世纪60年代,他步入事业的黄金期,在众多的盐商中脱颖而出。清道光年间,他花费3万两银元,拖坏3条木船,穿烂3双钉鞋,修建3年,在思南的黄金地段建造了集商号与民宅于一体的宅院。
“周家盐号”整座建筑群坐西向东。占地1500平方米,大小居室30余间。由正堂、南北厢房、对厅、盐仓、厨房、龙门等组成。如今除龙门已毁外,其余建筑保存完好。这座商住两用的四合院建筑是一种长方形的砖木结构组合建筑,像个巨大的“口”字,房屋骨架的檩、柱、梁、椽、门、窗等为原木,四周则以青砖砌成高墙,仅侧面开一个小门。这种封火墙既保护主人的私密,又可有效防范火灾,围墙和临街的房屋没有对外开窗,环境封闭而幽静。
盐号院落封闭,私密安全,自成天地;四周屋子各自独立,又巧妙利用回廊相连。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而院落天圆地方,宽绰疏朗,广植花木,绿意盎然。盐号内到处是古朴的木雕与石雕。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四季平安、犀牛望月、野鹿衔花、梅兰竹菊、龙凤麒麟等,表现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木雕栩栩如生,图文并茂,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中的浮雕、镂空雕等工艺复杂精湛,甚至有些草木花瓣和动物五官都清晰可辨。窗上的木雕是不太多见的“冰裂纹”,其“寒窗苦读”的寓意让人感慨用心之良苦。正房堂屋前的窗棂上,雕刻着“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等家训。
在逝去的岁月里,从重庆涪陵到贵州思南,乌江古盐道上的盐号星罗棋布,仅思南一地就先后存在过70多家盐号建筑。但时过境迁,万家灯火多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周家盐号了。这座硕果仅存的古建筑,被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黔渝两省最后的盐商建筑,千里乌江两千年历史的唯一见证。(思南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