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红军在石阡县城休整期间涂刷在民房上的宣传标语
1936年1月5日,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大败尾追之敌,在胜利的凯歌中继续向西挺进。7日,进入贵州境内;9日,攻克黔东石阡县城。
石阡,位于贵州东部,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县城。国民党反动派溃逃之后,留下断墙残垣、满目疮痍的石阡。沿途只见逃荒躲难的人……红二军自湖南桑植出发以来,前有阻敌、后有追兵,部队长途转战、天天打仗,粮食被服也得不到保障,生活非常艰苦。到石阡后,红二方面军总部决定留在石阡帮助当地人民恢复战争留下的创伤,并让部队作短期休整。
元月中旬的一天,时值严冬的石阡县城天气格外睛朗,阳光照拂着大地,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下午,红二军总部直属机关的同志们听说石阡县城南有温泉,都高兴极了,大伙便想趁这休整的机会痛痛快快地洗洗换换。
温泉在距驻地一公里左右的石阡县城南龙川河东岸边上,温泉外有一道砖砌的围墙,内有木栏杆,温泉浴池约有两间房子大,可容纳四、五十人同时泡澡、洗浴。大家走到温泉后,看到池子里冒着腾腾热气,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战士们长期跋涉转战,已经很久没洗澡了。
到了池边,大家宽衣解带,一个个“卜嗵”“卜嗵”就跳进池子里,尽情地享受着泡温泉的惬意。大家一边洗,一边谈论着便水战斗胜利和占领铜仁的情况。
正当大家正欢快热烈地泡在温泉里谈论时,一个同志轻轻说了一声:“贺军长来了!”贺龙同志跟战士一边洗澡一边说话,有说有笑,既谈打仗,又拉家常。
这时,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当地农民,他的头上有几根白发,脸庞消瘦,面容憔悴,穿着一件补了又补的破棉衣,只见棉衣破得到处都露出棉花来。当这位农民走到浴池边准备洗澡时,看到栏杆上挂着那么多军装,池子里那么多陌生面孔,站在池边迟疑和犹豫着不敢脱衣下水。
贺龙见状,亲切地主动跟他打招呼说:“老乡,来来来,我们一起洗!”那位农民才小心翼翼的入池洗澡。贺龙还主动和他攀谈起来。
贺龙同志洗好上岸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回头看到那位农民棉花四露的破棉衣,他一言不发地把自己唯一的那件棉大衣披在老乡身上说:“老乡,再见!”
说完就走了。两个警卫员背着盒子枪也就跟着走了。
那个农民被这突出其来的情况整懵了,直直地愣在原地。当他看到贺龙军长和警卫员逐渐远去,才忽然有点醒悟,便问直属机关的同志:“刚才送我棉衣的是你们的什么人?”
当贺龙同志走远了后,直属机关的一个小勤务心直口快地说:“你不认识他?他就是我们的贺龙军长。”那个农民一听是贺龙,不禁“哎呀”一声。
望着贺龙同志远去的身影,又看看披在身上的棉大衣,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红军的官兵实在是好啊!贺军长把他的棉大衣都送给我穿。”
在后来的红军抢渡乌江战斗中,那个农民帮红军带路、搬运东西,办了不少的事情,他还逢人就讲贺龙军长看到他穿的棉衣太破烂了便把棉大衣亲自披到他身上送他的事。
就这样,贺龙军长把自己的棉大衣送给百姓的故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红军队伍和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开来。(石阡县纪委县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