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五个三”实现政治“画像”精准

时间:2020-12-04 16:28:37 点击:

今年以来,思南县牢牢把握省、市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总要求,严把“五个涵养地”主要标尺,坚持把“政治”二字贯穿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始终,对照“研判-反馈-整改-落实-提升”工作闭环要求,结合实际,探索实践“五个三”工作法,扎实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实现政治“画像”精准。目前,已全面完成78个单位部门的常态化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25个乡镇的综合性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及反馈工作,提前一个月完成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任务。

明确“三个责任”。县委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将其作为“书记工程”,领衔牵头抓总的领导责任,突出县纪委县监委落实具体主抓的直接责任,明晰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的具体责任,县委定期组织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和研究部署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相关工作,解决人、物、财保障,一体推进落实。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22 次、成员单位协调推进会议 6 次。

绘制“三张图表”。通过绘制施工流程图、工作路线图、责任分解表“两图一表”方式,使县委研判机制成员单位、县纪委县监委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责分明,对照目标任务按图施工,实行“日通报、周调度、月总结”倒排工期。同时构建网格化“12314”责任监督体系,形成了“1名委主要领导抓总、2名分管领导抓实、3名县委机制办人员统筹协调指导、4个纪检监察室和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周调度 12 次,月调度 3 次。

实行“三个区分”。在分析研判中,正确区分乡镇与部门、单位与领域、老问题与新动向的关系,充分考虑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的乡镇、部门和系统领域政治生态差异,对25个乡镇、3个街道、63家县直部门、5所学校、5家企业和2家医院进行分类研判,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分析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隐患性问题,因事施策、靶向治疗,避免千篇一律、浮于面上。

立足“三看”标准。围绕“十看”重点内容,制定了《量化评分细则》,分解问题指标,做到“三看三一致”,确保“体检画像”精准。既要看发现问题与问题清单是否一致,对103个单位收集的初步问题1962条,由承办室、组经办人和负责人具体审核把关,经研判形成问题1739条,做到问题与清单对号入座,无遗漏,确保准确一致。又要看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是否一致,根据评分细则给问题定性,再根据问题性质进行量化评分,从而达到标准和尺度的统一,防止了分析研判结果畸重畸轻情况。最后看评分结果与报告结论是否一致。各责任单位给103个被研判单位评出的实际分值,提出初步研判结论,由分管领导初步审核,经县纪委常委会议和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进行集中研判,向研判对象反馈结果,允许其申辩和解释,合理采纳辩解意见进行修偏,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研判准确、档次合理的报告结论,确保评分结果与分析研判报告一致。

强化“三个结果”。开展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就是要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达到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的目的,既要把研判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103个单位反馈整改工作,确保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健全一项制度。又要把分析研判结果作为纪委监委开展日常监督的主要事项;将问题清单和整改情况,纳入被研判单位政治监督活页建设和日常监督重要内容,深化“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建立台账监测管理,推动问题对表销号。同时把分析研判结果作为考核乡镇、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协调,把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结果、问题整改作为县委对单位班子建设、评先选优,班子及成员实绩评价、任职调整、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用足用好分析研判成果,从源头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思南县纪委监委  吴明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