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政策公开范围有限,怀疑这家有关系,那家有关系,搞得村里一团麻。现在好了,有了村监委会,群众直接可以去询问,大家都相信村监委会说的,也就不相互猜忌了,群众的面貌自然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印江自治县新寨镇团山村村主任雷霆说道。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在脱贫攻坚中主动履责,固本强基,建好基层“监督哨”,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固本强基,站好“监督哨”
据新寨镇撕栗村民生监督员张命生反映:“撕栗村姜家组有3条联户路的质量过不了关。”
“我们接到反映后,马上介入调查,并立即与施工方联系,要求限期整改。”该镇纪委书记汪洋说道,通过整改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疑虑,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连接群众的“连心桥”。
“我们组今年实施的惠民工程较多,多亏了村监委,全程监督施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日前,撕栗村姜家组长感叹道。他所说的村监委是指村务监督委员会,别看名字不起眼,可在村里发挥的作用很大,在老百姓眼里,村监委就是家门口的“纪委”。
在全县涉及到的村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等资金较多,更加突显了监督任务之重,责任之大,该县以纪委为监督核心,真正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把“监督哨”融入到各项民生事务中,设到了群众身边。
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365个村共有1124名村监委成员,真正把监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廉洁自律,清白做事
“自从村里建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中的大事小情他们全程监督,村务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没什么顾虑的了。”说起现在的村务工作,新寨镇板山村支书张著海感慨万分。
通过村监委的有效监督,加强了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和群众对村务工作的满意度,村班子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真正达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这只是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强化“管好人、管好财、管好事”三大监督重点,破解“监督不善”问题的缩影。
“村监委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该镇纪委书记汪洋说,为了推动村监委高效履职,我们强化监督重点,实行清单化履职,对村级事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村级资金管理监督等内容列出相对应的规范要求、监督方式、监督要点以及问题处理建议方式,制成监督清单,明确监督程序和监督重点,紧紧围绕人、财、事三方面开展监督。同时,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回头看”整治、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农村公路“组组通”、公共卫生服务、易地移民搬迁等工作中,对存在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制,确保各项民生资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练好内功,不负使命
为确保村监委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还要求村监委主任为涉及村务管理的纪检信访案件调处第一责任人。
近日,新寨片区村监委会人员正在进行培训,这次培训结束,也就意味着该镇已经实现了21个村村监委人员实现了培训全覆盖。
通过培训加强了全县各村监督委会成员对工作职能的认识、提高了相关业务知识水平,确保了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脱贫攻坚中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该县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使村监委工作有章可循,调动了村监委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练好内功,确保村监委健康有力运行,实现村监委在监督上有“靠头”、履职上有“劲头”、干事上有“奔头”。
为了严管村级“小微权力”,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明确要求村监委按清单履权、依流程监权,重点监督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村内重大决策、重大支出、工程实施以及其他群众关心的事项,同时认真收集和排查扶贫领域相关问题线索,并对村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等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报告。(姚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