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穷亲戚”脱贫记

时间:2020-08-31 09:49:16 点击:

共商脱贫良法。.jpg

图为石阡县纪委监委干部林琳与胡国发商量脱贫办法。 

“我家小儿子在外地务工,每年工资3万多。我现在是村里的护路员,有固定工资,再加上养鸡、养猪,现在我们家人均年收入都过万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呦……”铜仁市石阡县五德镇李家园村贫困户胡国发数着自己的家庭收入,心满意足地笑了。

两年前,胡国发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从“千元户”到“万元户”的华丽蜕变,离不开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林琳的努力和付出。

“同志,你看嘛,我家就我一个人干活养一大家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好日子根本没指望。”2017年,石阡县纪委监委干部林琳第一次来到胡国发家中。

屋内外的环境卫生脏乱不堪,胡国发坐在地上一脸沮丧,妻子在昏暗狭小的厨房里漫不经心地煮着饭,大儿子闲在门边沉默不语。

眼前“毫无生气”的一幕让林琳的心揪了一下,她下定决心帮这个“穷亲戚”脱贫致富。

一离开胡国发的家,林琳便到村委会去了解胡国发的家庭情况。胡国发那年62岁,妻子手腕受过伤,干不了重活,大儿子胡安令高中毕业后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小儿子胡安忠还在上大学,胡国发务农收入不高,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首先是要补齐硬性指标‘短板’,然后再考虑发展‘四小经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林琳结合胡国发的家庭情况、实际收入和存在困难,为他量身定制了帮扶计划。

申请教育资助、实施“三改一维一化”人居环境工程改造了厨房、卫生间、房前屋后硬化……看着林琳忙前忙后的身影,胡国发一家人都被感动了。

“小林同志,自从你来帮扶后,我家真是大变样,娃娃上学不用愁了,厨房亮堂又宽敞,真是太感谢你了!”

在林琳的倾心帮扶下,胡国发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对摘掉“贫困帽子”的态度也变得信心十足。

“发叔,最近县里鼓励大家发展养殖,可以免费领取鸡苗,我帮你申请一下吧!”林琳看到脱贫攻坚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短平快项目的消息后,立即动员胡国发干事创业。

一开始,胡国发心存担忧,生怕自己做不好。林琳隔三差五到“穷亲戚”家算经济账、出谋划策、打气鼓劲,还为他义务购买养殖饲料、邀请农业专业的同事进行技术指导、利用身边资源寻找销售渠道……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胡国发做起了自己的事。

“发叔,我帮你算了一下,你养殖的鸡以及产下的鸡蛋出售之后,一共有5500元的收入。”

“是啊是啊,自从干上了养殖,终于拿得出钱去赶场了,哈哈……”

功夫不负苦心人,胡国发的养殖产业迎来了开门红。尝到产业发展甜头后,他鼓足干劲,乘胜追击,扩大了养殖规模。林琳的帮扶亦及时跟上,为胡国发争取了产业扶贫资金。

“小林,听说镇里要搞什么种植培训,我想报个名。”在林琳的影响下,胡国发的妻子也不甘落后,主动报名参加了镇里组织的辣椒种植技术培训,成为了村级集体经济辣椒种植产业发展的“一把好手”。

经过林琳和驻村工作组的积极动员和鼓励,胡安令也开始到村合作社务工,思想变得积极乐观,精气神也变好了。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林琳又为胡国发争取了护路员的公益性岗位,帮助胡安令在温州进了厂,妻子杨通玉也在村合作社务工,全家人实现了稳就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要不是小林同志和驻村工作队的无私帮助和积极谋划,我们根本不懂怎样发展致富,更挣不来上万元的收入,他们不是我们的亲人却比亲人还好……”胡国发一家表示,今后要继续努力,过上小康生活,才能不辜负驻村帮扶干部的辛苦付出。(铜仁市石阡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