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威武不屈陈建华

时间:2020-08-31 09:54:12 点击:

图片1.jpg

陈公馆旧照

陈建华(1921—1950),今铜仁市锦江办事处人。

陈建华在铜仁读完小学、中学后,于民国31年(1942)考入昆明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学习。民国35年(1946)学成返铜,任县立中学语文教师,同年秋任明德中学教导主任。

陈建华从民国35年(1946)开始与中共地下党员马元熊经常往来,在马元熊的影响下,逐步倾向革命。民国37年(1948)段友萍从湖南来铜任教,与马元熊取得联系,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视。陈建华之弟陈超然在民国县政府档案室工作,发现一密件,把段友萍列为受监视对象。陈超然将此情况告之于陈建华,陈建华马上转告马元熊,要其提高警惕。

民国38年(1949)春,在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马元熊、陈建华认为铜仁组织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在2月的一天晚上,马元熊以请客为名,在陈建华家里召开秘密会议,拟定起义计划,布置战斗任务,策划武装暴动。3月23日,马元熊在铜仁大兴召开第二次紧急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由于叛徒告密,24日马元熊返铜途经川硐,被保安团抓捕,杀死在铜仁九股坡。同月26日陈建华等人也被捕,关押在铜仁东山寺。陈建华在重刑逼供下,威武不屈,敌人无法得到口供。后又押至贵阳,在贵阳解放时,陈建华获释。

1950年春,陈建华持省政府函介到铜仁专署文教科工作。同年6月,省军区文工团和电影队来铜仁地区慰问演出,陈建华前往松桃县协助慰问团工作。省军区文工团完成慰问137团的演出任务后,由松桃返回铜仁,途经大兴场雅沙塘附近,遭贯匪舒肥子纠集四五百名匪徒袭击,46师警卫战士奋力血战,因寡不敌众,陈建华与46师警卫战士、省文工团的演员们等23人不幸牺牲。省军区党委在悼念鸦沙遭遇战斗牺牲同志的大会上,追认他们为烈士,其中13名烈士葬于城区北门校场坝,旧称十三烈士园陵,1989年迁至文笔洞烈士园陵。

陈建华烈士故居位于市区环城西路35号,原称“陈公馆”,建于1939年,为烈士祖父陈味山(清光绪年间举人)所建,坐东向西,有前院、后院、正厅和侧院,主楼为中西结合砖木结构三层建筑。楼顶中心耸出一顶,名眺望楼,俗称轿顶。至20世纪90年代“陈公馆”,已大面积损毁,1992年重新进行修缮,面积为1220平方米。2019年遭火灾焚毁。(碧江区纪委监委 张建蛟 整理)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