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德江县民生监督组走访群众。
“同志,麻烦你们了,你们为我这个事情真的费心了,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还耐心地给我们讲政策,现在我完全明白了。”李大爷咯咯的笑声充满整个堂屋,对铜仁市德江县民生监督组竖起来大拇指。
今年78岁的李大爷是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人。4个月前,德江县民生监督组走访中,接到李大爷反映其生态林补偿问题。
“有没有人在家啊?”当时,德江县民生监督组在大走访中走进了李大爷家。
“我认得你,去年有次赶场回家途中我坐过你的车,你是专查问题的。我有个事情,早就想向您反映了。”2名干部还没有搭话,李大爷就开始了事情的讲述。
花了大约一个早上的时间,得出了李大爷要反映问题的大概梗概,也感受到了李大爷说事情“绕”的厉害性。
一小时过去了,李大爷还在谈,又一小时过去了,李大爷仍然在谈。见李大爷这样谈下去,要掌握其谈的事情很难有个眉目,民生监督组接过李大爷的话说。
“大爷,我们听清楚了您想要谈生态林的事情,但你还没有完全谈清楚你的真正目的,要不这样,根据你谈的大概情况,我们帮你再把事情理哈,理出个‘一二三’来,您看行不行!”脸上突现疑惑的李大爷不假思索回答。
“李大爷,您谈的生态林是哪样问题,是补助款没有上账不是还是哪样问题?”
“不是,我觉得面积不对头。”
……
原来,李大爷要表达的真正诉求是:他对连户生态林的各家各户亩数和领取到手的补助款金额是否与亩数吻合有疑惑,怀疑是该村村干部唐某某在当中做了手脚。
民生监督组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李大爷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核查,李大爷反映的问题不属实。
于是民生监督组来到李大爷家,面对面回复调查核实情况。
“李大爷,这是你们寨上那几家连户的林权证,我们一起先来看这个林权证。”并就林权证地名、总面积及四至边界、户均面积数及注明逐个读给李大爷听、指给李大爷看,这个林权证有没有问题。
在李大爷家堂屋里,民生监督组向李大爷展示连户生态林的银行流水、每年生态林(国家、地方)补助标准、连户生态林林权证复印件、每年发放群众签字名册。
一项一项对证、一条一条确认,一项一项解释说明。
“林权证上亩数没有问题,您怀疑各家的亩数有问题。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各家各户的面积。情况是这样的,您看这林权证上注明的是,某某、某某等等你们这些农户均分这块林地面积,均分也就是每家一样多,您看,你们家的是多少亩,这个对不对头。”
“对头。看到这个我就想起来了,我们当时开群众会时就说好了的。这个没得问题。”
“李大爷,亩数没有问题了,现在我们来看生态林补助标准。这是乡林业站提供的生态林每年补助的标准资料。您看一下吧。”
“5块一亩、10块一亩、8块一亩、14.75块一亩,这个对头(年度补助标准),领钱的时候也算过,我有印象。”
“李大爷,补助标准没有问题,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每年领取签字的情况。这是你们每年按照补助标准领取补助款签字的单子。这张是哪年的、这张又是哪年的……一张一张看,您看这些单子金额及签字情况有问题没有。”
“2012年曾某某多少块、2013年曾某某多少块、肖某某多少块……签字、金额没有问题。这张是开会的时候发的,这张是在唐某某家中发的……这些没有问题。”
“李大爷,刚才,您看了生态林总面积亩数、各家各户的亩数、补助标准及对应年度你们领取补助款的签字情况,我们也一项一项核对后给您讲了,现在您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谢谢您们耐心细致的解答。”李大爷脸上露出敞亮的微笑。
“做工作就要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心贴心的服务,面对面的解惑,用群众听得懂、乐于接受的方式将解决的问题向群众反馈,不断提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德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德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