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吴良保在查阅资料
吴良保(1960. 11-2007.7),苗族,中共党员,战斗英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沙坝河乡界牌村人。1979年3月入伍,编入35215部队8连4班先后任战士、班长。
1979年年5月,扣林山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进攻16号高地时,部队攻势受挫,伤亡很大,吴良保所在的4班仅4人,并有二人负伤。
紧急时刻,吴良保经过紧张培训后,身背三发炮弹,一节爆破筒,一个炸药包和四颗手榴弹,穿林过沟,爬坡越岭,乘夜暗紧跟着战斗小组,向敌后穿插而去。扣林地区山势陡峭,峰峦迭嶂,气候多变,时雨时晴,雾大路滑,一不小心就摔下悬崖。吴良保和战友们一道冒着生命危险,提前到达指定位置。看到中弹倒下战友,他心痛如刀绞,仇恨在胸中燃烧:“为烈土报仇,叫侵略者血债血还!”
吴良保所在的四班,连他在内只有四个人了。十六号高地上敌人的重机枪火力更加猖狂。部队情况紧急,吴良保想到,入伍时亲人的嘱咐:“到部队后,平时要刻苦练习杀敌本领,战场上要勇敢杀敌。”
“邵连长,让我上吧!”吴良保再次坚定地向连长邵维贵请求。看到这位身高还不足一米六,十分机灵战士,邵连长点了点头,同意了!吴良保立即冲上去,从一位身负重伤战友手中接过步枪,仔细地观察地形,等待时机。十六号高地上敌人构筑两道环形战壕,山头布满明暗堡。
吴良保机智地避开敌人火力,以草丛着掩护,匍匐着前进。一米、五米、十米……距第一道战壕只二十来公尺处时,敌人突然射来一梭子弹,他隐蔽在一块石头后,迅速瞄准了一个敌人盔帽,正想扣动枪机,忽然发现是敌人有意设置的假目标,他没有射击,沉着地端枪在原地卧着,双目紧盯着战壕。片刻功夫,狡猾的敌人没听到动静,刚一露头察看,吴良保不失时机地扣动扳机,砰!一声枪响,击中了敌人。随即,他猛的跃起向战壕冲去。见敌人只是左肩负伤,右手抓手榴弹正准备向他投来。吴良保眼疾手快,用带刺刀的步枪向敌人猛掷过去,正插在敌人的腹部,一声惨叫便断了气。他又猛地跃入壕内,双手拔出枪来,只“噗”地一声,血喷出几尺远,溅了他一身。他迅速背上步枪,又从敌尸体上取下冲锋枪。刚要前进,忽然,从战壕的另一头一名端冲锋枪的敌人向他冲来。吴良吴快速闪躲在壕拐角处,寻机毙敌。不料顽敌十分狡猾,一阵猛扫后,接着又投来一颗手榴弹,一股青烟在吴良保身边升起。敌人误以为打中了吴良保,便弯着腰搜索过来。当敌人距他只有十米远时,吴良保一枪将敌击毙。又拣起第二支冲锋枪向第二战壕前进。
龟缩在第二道战壕的敌人掉转重机枪,向吴良保集火射击。打得四周土石飞溅。一发子弹打穿了手中的枪托。就在这时,一个战友中弹牺牲,邓运周班长和小组长黄三贵也相继负伤。看到身后牺牲和负伤的战友,吴良保更是怒火满腔,真恨不得化作一柄锐利的钢刀,直插敌人的心窝。他回头大声喊道:“班长、组长你们掩护我!”说完不顾一切扑向第二道战壕。
在班长邓运周和小组长黄三贵掩护下,吴良保机灵采用各种姿势,很快接近第二道战壕。他从腰间抽出早已拧开盖子的手榴弹,奋力向敌人重机枪工事投过去,趁爆炸的烟雾,跃到工事一侧,迅速逼近敌地堡,又向洞口扔进两颗手榴弹爆炸后,三名敌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吴良保一把夺过敌重机,掩护战友冲上十六号高地,截断敌人退路。他在这次战斗中先后毙敌五名,缴获冲锋枪二支,重机枪一挺,子弹三千余发,保证了部队全歼入侵扣林山越军的胜利。
1981年5 月,吴良保的英雄事迹,得到连队肯定,提升他为四班班长,同时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 月,中央军委给他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并授予他“二级英雄”奖章,共青团中央授予他“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6 年,吴良保退伍后被分配到县公安局刑警行政拘留所工作。1990 年,调到县老干局工作。2007年7 月病逝。(松桃县纪委监委 唐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