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抗美援朝老军人郑德威
郑德威,1925年出生于铜仁市石阡县青阳乡坪厂村,1950年10月报名参军,1951年8开始,在洛阳、石家庄两个地方参加解放军铁道兵团干校学习三个月后,1952年1月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担任过志愿军铁道兵团三师九团、二十三团文教。
现年95岁的郑德威老人不知道,曾经那些的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和他曾经教过的兄弟,还有多少人尚在人世?
2020年10月2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郑德威老人早早起床,在卧室外的楼道上静静地沐浴着久别的阳光,这位老军人除了腿脚因风湿疼痛不灵便外,精神依然那么矍铄。
突然,老人想起了什么,转身在卧室翻出了几件在部队生涯留下的抗战物品和勋章,回忆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52年1月,郑德威和战友们随大部队到达丹东市时,整个丹东城已被敌人的飞机轰炸成了一片废墟,场面相当惨烈,战友们都非常气愤,恨不得立即冲上前线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在云谷高原的一次紧急抢修任务中,郑德威和战友们正冒着敌机的轰炸在抢修,由于敌机的不间断来回轰炸,战士们来不及也顾不上及时隐蔽,当时就被敌机炸死了好几个战友。尽管如此,却没有任何一个战士退缩,每个战士都不怕牺牲,也根本就没考虑到生死的问题。
1952年冬季的一天,郑德威所在连队接到上级的指令,要求到下太里去执行搜索任务,因为朝鲜的天气非常寒冷,加上山大树密,很难搜索,为了不漏掉一个搜索目标,他们采用一层一层围拢的方式,搜寻了整整一天一夜,期间还不时与特务进行激烈的交火,当场就抓住了3个特务。
每当郑德威回忆起抓捕特务的事情时,心情总是十分激动,时而比划几个动作,脸上也会浮现出当时俘虏敌人时那种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在抗美援朝期间,郑德威一直担任连队文教工作。那个年代,好多战士都不识字,郑德威的好多战友也一样,基本上只能勉强写自己的名字。作为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郑德威当时就想:不识字干什么都困难,战争胜利后,我们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需要更多的文化。
刚开始的时候,郑德威只是教他们认一些简单的“人、大、田、家……”等字,等他们能认识一些字后,又教他们学习写简单的书信,到后来,他们还能慢慢的看报纸和自学一些军事知识。
郑德威所在的部队在1953年11月才撤回国,回国那天,很多朝鲜老百姓都来送他们。“当时,他们哭的哭,抱的抱,硬是舍不得放手,还有很多老百姓好想亲自送我们过来。”老人又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英雄先烈当铭记,和平生活倍珍惜。如今,鲐背之年的郑德威老人仍然坚持每天看报听新闻,这位老兵的精神,犹如一道巍峨山脉,千里绵延;似一座丰碑,在人们心中永久矗立。(石阡县纪委监委 郑绍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