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时间:2020-11-09 15:37:42 点击:

 

图片1.jpg

图为汪桂如入户与帮扶户交心谈心

 

“桂如孃,今天我申请到茅台助学金了,还被竞选为班长,心里很高兴,就特意给你打电话,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家的关心和帮助……”9月23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处理工作的铜仁市万山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汪桂如接到一通暖心的电话,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汪桂如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姚茂才家女儿打来的电话。

说起与姚茂才的缘分还得从4年前说起,2016年,万山区纪委工作人员汪桂如根据组织安排,开始一对一帮扶万山区大坪乡大冲村蚂蝗组姚茂才家。

最开始汪桂如是从村支部书记那里了解到姚茂才家庭情况,妻子患有病,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喂养牲畜、干些轻巧的农活,五个小孩都还在读书,一家7口人全靠姚茂才在周边务工的收入来维持,所以他家在2017年因学致贫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冲村属于一类贫困村(于2017年出列摘帽),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741人,属高寒偏远地区,交通饮水等都不是很方便,因此也成为脱贫攻坚中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而如今,在汪桂如的帮扶下,姚茂才家不仅脱了贫,家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还记得第一次去她家走访时,虽让是两楼一底,但是二楼还是用废弃的纸壳封起的,完全是通风的,院坝也还没硬化,去往他的路也是毛草路……”回忆初次到姚茂才家走访时,汪桂如说,坐都不知道坐在哪里。

看到姚茂才家生活这么窘迫,汪桂如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姚茂才家的生活状况。

说了就干,汪桂如开始制定自己的帮扶计划。“近期的话,先把家里的房子整修一下,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漏雨了;家里也没有种植产业,能不能帮他申请点养殖项目;他的5个儿女在读书,能不能帮他们申请教育补贴……”在走访本上,汪桂如详细写下自己的帮扶计划。

2017年时,万山区整合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对贫困户的危房、危旧房进行改造和整治,汪桂如积极帮助姚茂才一家争取了危房改造资金,对居住的危旧房进行了整体修缮。同时,还帮助姚茂才家加入了村集体经济,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每年享受到村集体产业和区级龙头企业的分红资金。

“我看今年有生猪养殖补贴的项目,你也养几头嘛,等养肥了不仅还可以拿去卖,还可以领取生猪养殖补贴,增加点收入。”在汪桂如的劝说下,2017年,姚茂才养殖了12头猪仔,12只鸡,并获得了养殖奖补1600元。

2018年时,汪桂如又帮助姚茂才户申请了“五改”项目,厨房、厕所、猪圈、前后房屋硬化彻底“变”了样,村里的左邻右舍纷纷向汪桂如竖起大拇指。

“现在国家政策好,妹和毛弟他们现在读书不仅没要学费,国家还发补助款,你嫂子去银行看存折上收到教育补助款,还有毛弟和妹中午都在学校免费吃饭,每次下午回来都把学校发的苹果留给你嫂子吃...”姚茂才激动的对汪桂如说。

2019年时,苏州对口帮扶铜仁市,汪桂如鼓励姚茂才家儿子姚明申请去苏州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免学杂费,还每个月发放800元的补贴。毕业后是直接可以找到工作。这样不仅减轻姚茂才的负担,也更让姚明读书出来有一种保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汪桂如的努力下,姚茂才家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然而,汪桂如的帮扶脚步没有停歇,还帮助姚茂才申请了村级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姚茂才每个月也有了固定的“工资”。

用心帮扶赢得真心相待。现在只要汪桂如一到姚茂才家,就像回家探亲一样,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她留着。

“作为扶贫路上的‘90后’,面对新时代的召唤,我们应该争做一名有担当的干部,争当建设新时代的主力军、‘弄潮儿’,挥洒青春,奉献社会,使自己年轻的生命更有厚度和价值。”汪桂如听到群众的认可后,不断勉励自己要做得更好,永葆初心使命。(万山区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