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一角。
“昨晚狂风吹了一宿,龙大爷清早六点就开始打扫广场上的落叶。”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茶山组,在水井边洗菜的几个村民小声议论村里环境变化。村民易大姐说,现在村庄变得干净整洁,大家都会自觉把烂菜叶丢进垃圾箱。
该县纪委监委前段时间在该村检查时,多名群众向工作人员诉苦,反映自来水和环境卫生的问题。了解情况后,检查组立即分头行动,一边深入村子里全面排查,继续了解掌握情况;一边联系县水务局和街道、村干部,商量着如何快速解决。
“人居环境美了,村民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村里很少看到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垃圾。”枹木垅村保洁员龙为权感慨地说,以前每到饭点,村庄飘着缕缕青烟,家家户户就地取柴生火做饭,改革开放以后,煤炭走入寻常百姓家,后来,塑料袋、食品袋、快餐盒等垃圾,都不同程度产生污染。
为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干部工作作风和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发放和使用情况,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问民意,摸排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专项资金等问题线索,以强有力的监督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政治生态和纪律保障。
该县街道和村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在村里设立护林员、护路员、河道员、保洁员、调解辅助员“五员”就业岗位,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助推人居环境全面升级。
全县所有村按区域“定人定岗定责”原则,保持责任区域内日常卫生整洁干净。现在,玉屏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每个村形成“人人讲卫生、事事讲卫生”的良好风气。
通过定期开展乡村振兴专项检查,深入分析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将大量涉及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及村组干部轻微违纪问题发现在日常、处置在萌芽,形成执纪执法监督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层层设防、防微杜渐的监督态势,加速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监督体制机制,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每天送学生去上学就会看见保洁员在路上清扫,有时遭遇大风天气,傍晚时,他们还要进行二次清扫。”易家组村民杨秀珍感激地说,以前,进村路面洒落稻草,途经的货车掉落泥沙,现在有了他们的付出,道路变得很干净!
“村工作作风转变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维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对乡村振兴各个项目资金的监督,防漏洞、堵源头,确保各项资金和政策落到实处;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注重抓早、抓小,督促各监督单位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要用好监督执纪,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对违纪和腐败问题‘零容忍’。”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刘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