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阡县龙塘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在生产车间忙着裁剪、制衣。
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文笔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小区,五六家入驻企业分布有序,生产车间里随处可见搬迁群众忙碌的身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加了社区多次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我获得了制衣技能合格证书,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和母亲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收入稳定了,生活简直大变样。”在位于该安置点附近的贵州锦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搬迁群众杨乾乾一边忙着裁剪、制衣,一边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数月前,当该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来到安置点了解搬迁群众就业及生活情况时,发现工作难找、收入不稳定成了部分群众的忧心事和揪心事。
“稳就业稳收入才能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舒心。”工作人员立即将问题反馈给龙塘镇党委政府,督促制定有力有效的措施,并要求镇纪委做好跟进监督,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收到问题反馈后,该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安置点失业人员情况及全镇就业岗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商议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取得了成效。
“我们积极引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安置点、合理利用辖区高效农业园区资源、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多轮次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等手段,全方位解决不同层次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开启新市民的新生活”据该镇党委负责人介绍。
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龙塘镇除引进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外,还有效利用辖区省级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及产业园区资源,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正在该镇核桃湾村新植茶园基地上务工的搬迁群众张钟红,在政府引导下,一家6个人都在不同企业务工,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搬下来方便多了,以前送小孩读书要送去几里路,现在很近了,政府还帮助我们找工作,在茶园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儿子在附近砂场上班,媳妇在外出打工,老婆在家里带孙孙,一家人生活还是过得去,现在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龙塘镇文笔社区居民张钟红如是说。
为切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该县紧紧围绕“搭五桥建五家”要求,通过创新举措制定“三帮三促”,助力安置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劳务输出择业。
目前仅龙塘镇安置点建有贵州锦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飞达玩具厂、国桥纸品有限公司等企业5家。聚焦搬迁群众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3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合理规划增设公益性岗位60余个,提供165个商铺供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多渠道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下步工作,将继续围绕“四个不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为高质量抓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保驾护航。”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石阡县纪委县监委 杨文美 孙伟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