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你又在加班啊?”
“是啊,年纪大,学得比较慢,得多花时间做功课,还是你们年轻人学的快啊”
在思南县委巡察组,有一位51岁的老同志,岁月在他额头上留下了道道痕迹,一双沧桑却显犀利的眼睛在皱纹之下显得格外耀眼;他姓袁,平日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袁”。老袁可以说是巡察一线的“老尖兵”,谈起他时,熟悉他的同事都不禁竖起大拇指。
去年3月份,老袁被市委抽调参加交叉巡察工作。巡察启动后,作为巡察“尖兵”的老袁,紧张却有思路地投入到巡察工作中。
为做好巡察工作这篇“大文章”,不留死角,使出绣花功夫,老袁用上了“笨”办法。他对照相关的政策文件和资料,一页页翻阅、一句句分析、一个个核对。材料多,怕忘记,他就在看过的每份材料上贴了笔记标签纸;不熟悉电脑,他就在空白纸上绘制表格,工整地记录下每一个发现的问题······。虽说是“笨”办法,老袁却接连发现了被巡察党组织的不少问题。
对于巡察个别谈话,老袁也有着“深厚内功”。谈话前,他都会花上许多时间把涉及谈话对象的相关材料研究吃透,细细分析、认真琢磨。进行个别谈话时,他从不做记录,他说,当场记录会给谈话对象带来心理压力,不利于谈话进行。他总是在谈话结束后,凭借着记忆力将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完整地记录下来;谈话时,他还有一套自己的“老袁兵法”,有“迂回包抄”、“单刀直入”,还有“顺藤摸瓜”、“窥斑见豹”······。这是他凭借10多年办案经验培养出的一项“技能”。
在巡察工作中,老袁凭着“绣花功”立下了不少“战功”。渐渐地,一些年轻同事也跟着老袁练起了“绣花功”,这招还挺管用,大伙儿发现问题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
一轮巡察的时间两个月左右,时间不长,而且每轮巡察的单位都不同,经常涉及新领域。另外,开展巡察工作除了要召开汇报会、座谈会,还要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受理信访等工作,“紧张、忙碌”便成了巡察工作的主旋律。
那么,时间紧、任务重,咋办?老袁琢磨着“抠”时间。巡察前,为尽快熟悉被巡察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他利用两三个晚上翻阅了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进驻后,又经常加班加点,见缝插针“挤”出时间学习政策文件,查阅资料;工作之余,无论是在食堂,还是饭后唠嗑,亦或是晚间散步,老袁一逮着机会,就和同事交流心得,探讨工作方法和经验。
就这样,交叉巡察历时2个月,老袁共参与巡察了2家单位,开展谈话近30人次,翻阅资料150多册,参与发现问题69个,问题线索7条。
在巡察工作经验交流中,老袁说:“交叉巡察虽然是临时抽调的,但不能有临时的心态,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才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话虽淳朴却铿锵有力。
老袁用踏实而专注的态度,合格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这次任务。但合格不是一时的成绩,而是一生的坚守,老袁把这份坚守化作信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坚守使命,忘我工作。他的这种信念也深深地教育鼓舞着年轻一代巡察干部!(宋红兵 孙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