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多措并举深化派驻监督,不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聚焦“三个一”,落实派驻监督“主旋律”。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明确相互职责,理顺与派驻部门党组的关系,织密同级监督“一张网”。派驻纪检监察组与派驻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监督过程中始终做到“协助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协调落实上来。坚持相互协作,处理好与委机关各室的关系,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对委机关各室安排的工作及时督促派驻部门保质保量执行落实,建立委机关各室交办事项管理台账,就具体交办事项,明确具体责任人,按照时限要求及时完成并报告结果。在各块工作上相互协助配合,优势互补,无缝衔接落实,凝聚起“1+1>2”的监督合力。强化主动学习,处理好自身综合素质与高标准执行的关系,发挥高效监督“一把剑”。以能力提升年为契机,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通过学习和参加系列活动,筑牢了履职的信心和底气,进一步提高了综合履职能力。
聚焦主责主业,抓实派驻监督“行动令”。做好规定动作的日常监督,强化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把时间节点,坚持开展作风巡查工作,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和约谈提醒。并紧紧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部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形成主体和监督单位对作风建设齐抓共管、一体发力的工作格局。同时,对“三重一大”事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实行备案制度,提前沟通会商,实现监督无盲区、全覆盖。目前,共参加派驻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和“三重一大”会议200余次,提出参会意见160余条。开展“嵌入式”专项督查,发挥“驻”的优势长效化。对派驻部门的疫情防控、办公物品采购腐败风险问题、脱贫攻坚领域问题整改、六稳六保等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并反馈问题200余个,要求派驻部门建立问题反馈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做到精细销号管理。认真处置问题线索,确保“四种形态”具体化。对问题线索按照归口部门分门别类,及时逐件登记汇总,确保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在问题线索处置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程序性规定。
聚焦结果导向,对标对表强化“回头看”。强化分类监督,确保问题性质“一清二楚”。对各部门的监察对象进行了统计,对部门行业特点、权力事项、业务流程、廉政风险进行了梳理。根据权力职责、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工作性质分类监督。结合归口部门实际,将监察范围分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一线执法人员、窗口人员和高风险岗位4个类别,根据类别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督。探索“3+1”监督格局,确保问题整改“一抓到底”。认真总结开展的工作,积极构建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提醒监督和监督“回头看”的“3+1”工作格局,通过电话督导、工作提示、工作微信群等方式督促提醒,对3项监督反馈的问题不定期进行“杀回马枪”,避免整改流于形式、留下盲区,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规范“台账化”管理,确保监督痕迹“一应俱全”。树立“根据任务建台账,围绕台账搞监督”的总思路抓住工作重点,结合政治监督活页、廉政档案建设、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以及持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3+1”监督工作,分门别类做好台账管理,实时掌握派驻部门工作动态,及时进行动态更新,确保各项工作有根可循,有迹可查,不断提升监督质效。(沿河县纪委监委 谯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