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针尖下的“无字天书”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3-05 09:11:23 点击:

图为松桃绣娘正在绣鸽子花系列产品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带着她的苗绣作品参加会议。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代《开化府志》《广南府志》及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广南府志》等文献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的描述。

在贵州的多个县市都有苗绣,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都让人赞叹不已。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不同地区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流传于武陵山腹地的“松桃苗绣”以古老的巫楚文化、民间故事为内容,以精美构图、夸张色彩和多样绣法著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桃苗绣已发展成为花鼓刺绣系列、鸽子花刺绣系列、梵净山风光刺绣系列、鱼龙图腾刺绣系列、生活习俗和民间故事刺绣等系列220个品种,其中苗族四面鼓刺绣系列产品40多个,已畅销国内北京、上海等地,还出口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67个国家和地区,刺绣和银饰产品先后荣获铜仁地区“十佳乡村旅游手工制品”、多彩贵州“十大特产”“中国消费者满意名特优品牌”等。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等特点,色调多用粉红、翠蓝、紫等色,纹饰多以花、鸟、虫、鱼、日、月、山、川等为主。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曾给予“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的评价。

松桃苗绣运用色彩、搭配图案,达成了视觉上的多维空间效应,从而达到“远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效果。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装饰手段与苗族女性文化代表。在松桃苗家,女孩从几岁起便开始练习苗绣,主要体现在服饰、鞋帽和床上用品等方面,也可用它来刺绣装饰品贴挂或缝制挎包、钱包等类。在刺绣时,苗族妇女凭天生悟性与丰富想象力、娴熟技艺和非凡记忆,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布局谋篇,将单独局部图形巧妙组合,搭配鲜艳明快色彩,形成丰满绣品。

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松桃苗绣“鸽子花”品牌的创始人,她以“鸽子花”品牌为代表的松桃苗绣,带动当地数千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创收致富。

石丽平从小耳濡目染,很早就学会拿针配线,并遍访名师学艺,成为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2008年开始,石丽平走遍贵州所有苗寨,搜集整理苗绣绣种、纹样,组织开展刺绣、绘画、剪纸比赛,挖掘人才。

在绣品创作上,石丽平力求与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紧密结合,将梵净山的鸽子花、苗族四面鼓等元素融入纹案,运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将苗绣与时尚服饰相结合,以“鸽子花”为代表的苗绣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走向全国与全世界。

2011年,松桃“鼓舞刺绣”“凤舞花开”系列苗绣披肩被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2013年,松桃苗绣“鸽子花旋极图”被联合国作为礼品启用。2014年,石丽平经营的苗绣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2015年7月,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苗绣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年12月,“鸽子花”品牌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2020年,松桃苗绣纳入第五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如今,公司拥有一支260人的刺绣精英队伍,这支队伍传承和发展松桃苗绣,依托当地政府扶持的“锦绣计划”“贫困劳动力培训”“手工技能培训”等系列惠民工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薪酬制度,带动松桃苗族县以及周边地区400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发展。

2019年12月,石丽平被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授予“民建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2020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2021年2月,石丽平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