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铜仁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执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准确把握信访举报工作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源头治理,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服务建党100周年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突出“政治站位”,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省监委工作重点,认真办理反映政法系统干部、省委巡视组移交等信访举报,积极开展专项督查督办,推动群众反映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得到及时处置。共梳理涉及反映政法系统干部信访举报53件,发送督办函13个;对收到省委巡视组移交的9批次197件信访举报件,均按规定转相关单位办理,发督办提醒函2批次70件。把维护安全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市纪委信访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和《铜仁市纪委市监委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工作方案》,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服务保障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及时开展历史遗留信访件信息的补充完善的清理工作,服务换届选举。
二是着力“夯实基础”,保障受理办理工作更加规范。“看”“分”结合抓办理。注重从政治上看每一件检举控告,严格按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精准受理、精准判断、精准办理,切实保障人民群合法权益。今年以来,579件信访件得到有效精准办理。“线上”“线下”结合拓渠道。建成市本级、万山区、玉屏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标准化检举控告来访接待场所,充分发挥12388电话举报和网络受理平台线上功能,在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举报专区,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今年以来,接待来访110批119人次;受理来电1637人次,处理留言2357人次;受理网络举报439件。“核实”“反馈”结合应关切。收到属于本级受理的署名检举控告,通过专用涉密电话及时与检举控告人取得联系,核实检举控告人姓名(单位名称)、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的主要内容等信息,对确定为实名检举控告的举报件优先办理。加强对实名检举控告办理情况的追踪,对超时限未办结反馈的,及时向承办部门发出督办提醒,督促承办部门与检举控告人沟通进展情况,消除检举控告人的顾虑和误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实名检举控告身份核实186件次。“点”“面”结合强督办。将省委巡视组移交、反映政法系统干部、领导交办、“三多”、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等信访举报件作为督办重点,对未及时办结的进行口头、电话督办和书面督办,推动问题解决,及时化解矛盾。通过检举举报平台围绕签收、录入、分流转办、反馈等各个环节情况线上进行全面督促检查,推动转送、交办件及时办理,提高办理质量。今年以来,共开展督查10余次,线上抽查30余次,发现问题40余个,发督办函23份。“学”“用”结合提质效。以开展“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年”为契机,制定《信访室2021年学习计划》,将检举举报平台应用纳入2021年信访举报业务学习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区(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做实平台应用学习培训工作,实现培训全覆盖。出台《检举举报平台处置子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机关保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工作程序、保密管理等内容,提高平台应用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检举控告办理质效。“软”“硬”结合防疫情。制定《关于稳妥做好2021年重大活动和突出风险点期间来访接待工作的应急预案》、《个人防疫情况申报表》,在来访接待场所安装红外线测温仪,配备消毒液、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统筹抓好来访接待和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提升“参考价值”,把好监督执纪执法“头道工序”。突出分析重点。以省纪委省监委重点问题目录为指导,结合二届市纪委六次全会安排部署和市信访举报工作实际,制定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换届选举、政法系统干部违纪违法,党委、政府“一把手”违纪违法,影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违纪违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腐败等16个重点问题目录并印发区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参考。深化常规分析。以新视角、新方法分析常规问题,注重反映“活情况”,描绘好政治生态“全景图”。注重把党中央、省委、市委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机结合,敏锐捕捉信访举报新特点新表现新动向,深入挖掘和剖析信访举报背后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的对策建议,提高分析参考价值。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撰写共专项分析和综合分析报告15篇,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察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提供精准靶向,为科学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参考。(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