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市第三次党代会】清风徐来“廉”花开

来源:《铜仁日报》 时间:2021-12-20 10:35:46 点击:

近年来,铜仁从严要求转变作风,持续打造风清气正净地。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战略性成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为加快实现“一区五地”目标提供了坚强纪法保障,风清气正净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贵州省民意调查显示,铜仁市党风廉政建设整体评价综合分值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铜仁市成为全国第八个、全省唯一的廉政理论研究基地,承办的多项课题分别荣获中国廉政研究一、二、三等奖;打造的“廉政大家谈”品牌栏目等探索出的系列反腐倡廉实践成果连续五年入选《反腐倡廉蓝皮书》;作为全国7个试点市之一、西南地区唯一的“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更好发挥作用”试点市,为市级巡察机构上下联动探索出了具备地方特色、符合贵州实际、可在全国复制的“铜仁经验”;“杨荣杯”全国勤廉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梵净山下铸忠魂》在全国公开发行;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党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与此同时,我市“七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铜仁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全面胜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重大风险防范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铜仁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排全省第一。

强化政治监督 坚定坚决“两个维护”

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铜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三新一高”、三大攻坚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放管服”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完善督查问责机制,围绕中央巡视、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切实发挥政治保障作用。

紧盯“关键少数”加强政治监督,协助市委制定出台《全力构建风清气正净地和加强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等管党治党制度,建立完善市委常委带队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个责任”分级约谈、“三述三评三督”等机制。在全省率先对市直综合部门和10个区县纪委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实现市县两级应建干部廉政档案建档率达100%。从严从实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把好廉政关口。

始终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坚持把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点穴式”巡察、巡察“回头看”有效贯通、穿插使用,圆满完成二届市委巡察全覆盖。

坚守人民立场 用心用情护航民生

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人民立场,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向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亮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一个清理”“两个专项治理”“三个回头看”,持续深化“三个开刀”专项行动,严防不正之风隐形变异、反弹回潮。

深化整治“微腐败”,不断健全完善乡村“微权力”清单和“五小监督机制”,管好“六小长”。《铜仁市以“六小长”权力清单规范乡村两级小微权力》荣获全国新时代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十佳案例”,该实践做法入选《反腐倡廉蓝皮书》。

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扎实开展扶贫领域整治蝇贪三年行动、“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扶贫领域专项监察以及农村饮水安全等18个专项监察。聚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专项监督,深化“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推动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到位。《铜仁市“五步工作法”加强脱贫攻坚纪律保障》被中央改革办交流刊载。

聚焦基层政权巩固和群众安全感,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推动“打伞破网”常态化。扎实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重大民生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等开展监督检查,共走访690余个项目4000余户群众,督促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0余个。

一体推进“三不” 做实做细标本兼治

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净地建设成效显现。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一批干部,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深化拓展。

深化“一案一整改”,规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50余份,推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执法、工程建设等领域完善制度机制200余个。铜仁市推进“一案一整改”实践做法被《人民日报》刊载。

出台实施《铜仁市党员干部普纪教育工作规划(2018—2021)》,打造铜仁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拍摄《裂变》《忏悔之音》等7部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读本1.3万余册,连续4年开展7轮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展进乡镇活动,持续做细做实警示教育。打造“百姓问廉”“廉政大家谈”品牌栏目,有力有序举办各类廉政文艺活动10余场次,全力营造浓厚崇廉尚廉氛围。

构建“1+5”关怀激励机制 倡导实干担当

最近,碧江区、石阡县等地公布了一批干部任免信息,在提拔和调任的干部中,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占比达80%以上。“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埋头苦干,做出了成绩,组织上自然会给予关心关爱。”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表示。

千百年来,铜仁市是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所辖10个区县都是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为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早在2017年,我市制定出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的意见,从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容错纠错八个方面强化正向激励,在激励干部尽锐出战、勠力脱贫攻坚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进入决战之年,我市又结合中央最新要求,从政治教育引领担当、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容错纠错推动担当、激励褒奖促进担当、“关键少数”带动担当等5方面制定出台五个实施细则,构成“1+5”关怀激励制度体系,进一步落细落实中央、省委关怀激励措施。

五个实施细则明确,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做出成绩、表现突出的干部,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出列验收评估考核中零问题的联系帮扶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予以优先提拔重用;对获得省部级以上脱贫攻坚表彰的,建立跟踪管理台账;对连续两年考核居本区县前三名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符合提拔任职资格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对在脱贫攻坚期内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次年度参加市、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人员考试时,在笔试成绩中加5分。同时,还从生产生活、身心健康、抚恤救助等方面进行人文关怀。近年来,我市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已超过2000人,百多名实绩突出的村干部任期内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一大批干部获得省、市表彰奖励。

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建立“1+5”关怀激励体系,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具体举措,也是铜仁举全市之力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有效激发了全市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

截至2020年底,我市10个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铜纪宣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乐章章)

 

短评:

风清气正好扬帆

风气正,人心就齐,干劲就足,事业就顺。

风清气正是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即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锻造良好的风清气正净地,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近年,我市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创新、持续正风肃纪倡廉,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以上率下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风清气正净地。

打虎、拍蝇、驱蚊……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坚决打击“腐败”,特别是针对在民生领域、作风问题等专项治理上,探索实施整治蝇贪三年行动、“六小长”微权力清单制度……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用实际行动管理广大干部“不犯规、不出轨”,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不管是民生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求有一个好的环境,都要求干部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树立起“以担当无愧于己、以行动取信于民”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只要各级党员干部身正影正、务实敬业,敢挑重担、勇于担责,就一定能使党风更好、政风更清、民风更淳,构筑起全市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屏障。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