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贤德将军张殿臣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1-12 17:58:00 点击:

图为修复后的铜仁府通判署现貌。

 

张殿臣,字硕功,号石公,生于清康熙年间,卒年不详,清铜仁府人,清军将领,人称贤德将军。

张殿臣自幼聪颖,有大志,喜读《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武进士,钦点三等侍卫。常与其兄讨论古今成败及当今世务。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张殿臣背生疮。帝亲赐参药,叫太医诊视。病愈,帝召至榻前,令其解衣察伤,授龙泉关游击。是时,龙泉关毗邻五台山,香火旺盛,官府设卡收税,百姓怨声载道。张殿臣上任后即废除苛税,救贫济困,掩埋弃尸。兵民皆赞其慈善贤德,称之为“张贤德”。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八月,张殿臣任曹州营参将,母亲李氏病逝。按清律,参将以下不能离任回家守孝。张殿臣痛哭:“父母去世,难道还分什么贵贱?我曾官任三品,却也不能回家探望”数次上奏未获准,只得深居家中,号啕痛哭。时有白莲教徒夜闻哭声,窃以为张殿臣于悲伤之中,城中疏于防备,密谋五更劫城。曹州兵少,州民恐惧,欲弃城逃跑。张殿臣告谕州民:“休得惊慌!贼人来可以用计擒拿。”令兵士埋伏于城内以待白莲教徒,又令兵士打开城门,亲率步兵十余人,环城巡视。是夜三更,白莲教徒果至,见四处城门大开,疑有伏兵,犹豫不前。忽然城中炮声大起,众白莲教徒大惊,怕遭夹击,慌忙后撤。张殿臣率兵尾追,俘获白莲教众首领数十人,其余教众四处奔逃,自相踩踏,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夏,张殿臣升任文登协副将。时兵丁差役劳苦,负担很重,张殿臣屡次上疏减轻差役劳苦未果。后与抚军商议,按亩摊派,减轻士兵负担,并在靖五、德州、庆远、延平四协,都照此行事。

张殿臣初至德州,恰逢洪涝旱灾,饥民流浪于野。张殿臣即奏请督抚,拨粮赈灾。先前赈灾官吏不顾灾民死活,短缺薪米,暗投蛤灰,致多人死亡。张殿臣严办贪官污吏,另挑选老成头目发放灾粮,且饮食器皿需洁净无垢。粥煮好后,张殿臣与其他官员品尝后再行发放。灾民赞其贤德,称之为活菩萨。

张殿臣升襄阳总镇,朝拜紫阳朱子祠,见房屋破烂不堪,岌岌可危。捐献俸银修缮该祠,兴办义塾。时有一旧兵营马草场,有空地数百亩,名曰老虎州。张殿臣怜兵丁穷苦,备耕牛及器具种粮,招人耕种,约定酌情分租。是年,得小麦700 斛,兵丁得以补充粮草。

清雍正三年(1725),张殿臣入京见驾,帝令其筹资修建宣化城。张殿臣不忍加重士民负担,筹资未果,以致延误工期。清雍正四年(1726)夏,押至刑部,刑部议定拟流杖,帝手谕:“殿臣迟误工期,本应治罪,念其从前为官严谨,尚可原谅,立即释放回籍。”

张殿臣回乡后闭门不出,每日督促子侄辈诵经读书,安然度日。(碧江区纪委区监委供)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