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故事丨一封匿名举报信的背后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2-05 15:19:13 点击:

【巡察故事】图为巡察干部进村走访群众的场景。.jpg

图为沿河自治县委巡察干部进村走访群众。

 

“昨天收到一封匿名信,反映淇滩镇新型村一村干部私自占有村民的危房改造款……”2019年5月,沿河自治县委第一巡察组到淇滩镇开展巡察不久,便接到了群众匿名来信反映的问题线索。

“匿名信也不说清道明,只说新型村一个干部拿群众的危房改造款。这怎么查呀?这写匿名信的人,直接说清楚该多省事!”巡察组成员小杨抱怨道。

“群众之所以写匿名信,是因为他们有思想顾虑,我们必须理解。况且,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原本是造福贫困群众的好政策,居然有个别基层干部把它当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利用手中权力索取好处费,侵占群众利益,这种现象我们再难也要查出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刘组长严肃的说道。

第二天一早,第一巡察组先是分成三组,对新型村村民进行大范围的“暗访”。

刚开始入户走访都不太顺利,很多群众都知而不敢言,担心打击报复,担心说出实情自己享受的政策又被“没收”回去。于是,巡察组只能挨家挨户耐心讲解解开群众的心结……

“刘组长,我给您说了,您一定要帮我保密啊,不能让别人知道是我说的啊!我是看不下去了才说出来的。”一位村民再三给巡察组干部叮嘱后,才打开了话匣子,“张婆一个独孤老人在家,无儿无女,都是靠我们这些邻里照应着,房子虽然透风漏雨,但是国家政策好啊,给她一级危房改造的名额,但是张婆说她只得了1.2万元,还有1万元给了村里的徐专干拿去打点关系,不然就不能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后,就去找徐专干说道,他才把钱退给了张婆,这种事情有好几户都遇到了……”村民说道。

终于通过两天的走访,与村民交心谈话了解到全村共有3户存在被克扣了危房改造款这种现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连群众的‘奶酪’都敢动,真的是无视党纪国法,必须严查,还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在掌握问题线索后,刘组长马上组织人员对村四职干部进行谈话。

“请问徐专干,村干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等违纪行为?”刘组长找来计生专干徐某,试探性的询问道。

“刘组长,我们村的干部都遵纪守法,不存在您说的那些现象。”徐某口中斩钉截铁,眼神却飘忽不定。

“那请问张婆2017年享受的危房改造款多少啊?实际打入张婆的账户又是多少钱?你清楚吗?”巡察干部继续问道。

“我记得好像是一级危房改造2.2万元,实际打入的款项也是2.2万元。”徐专干回答道。

“我们巡察组的目的不是处理干部,是为了保护干部,做到将倒即扶,如果你对我们都不坦白,就是对你自身的不负责。我相信你心里应该是很多疑问,疑问我们到底知道什么?群众到底同我们反映了什么?所以我们希望给你一个的机会,自己如实道来,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刘组长见徐某毫无坦白之意,决定改变方式询问徐某。

“刘组长,张婆这户当时我是看他一个老人什么都不懂,就让她给我1万元打理关系,但后来我还是退她了。”再三思索后,徐某承认了他克扣张婆危房改造资金的事实。

“就没有了吗?”刘组长若有所思的问道。

谈话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秒钟转动的声音滴答滴答……

“还有田某某,我也拿了别人1500元,杨某某也给我送了一条烟,其他的就没有了。”计生专干徐某低头说道。

原来,2017年来,计生专干徐某在村里实施危房改造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取好处费共计11500元、中华香烟一条,其中10000元已于2018年10月退还。

随后,第一巡察组报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迅速将此问题作为线索移交给沿河县纪委监委。根据违纪事实,徐某被给予其开除党籍、撤销计生专干职务处分,违纪所得款项、财物全部退回。

“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扶贫资金监管不严等基层‘微腐败’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有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严惩不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坚决铲除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沿河自治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 周晏如 田霞)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