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丨“爱驹”陪我走过的扶贫路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2-05 15:23:00 点击:

877f8bb82de3ea3b4dc467e74e6bb85.jpg

图为孙凡福在扶贫路上。

 

我叫孙凡福,现为思南县委巡察办干部。2018年1月到思南县大河坝镇联山村担任驻村干部,在这场时间跨度长、任务重的脱贫攻坚战中,每个扶贫战士都有自己难忘的经历。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爱驹”,在扶贫路上,它们相继伴了我三年。

所驻联山村属三类贫困村,辖10个村民组,人口266户1066人,其中贫困户85户344人。村里各组分散在多座大山间,从村委会走路到最远的大土坪组需要一个多小时,从大土坪组走到郭家门前组又需要一个小时。为了方便入户开展工作,到村后不久便买了一辆摩托车,冬天在山上骑车太冷了,2019初就又换了一辆普通轿车。它们“任劳任怨”载我驰骋于扶贫路上,帮助我完成了一项项扶贫工作,成就了我一件件难忘的扶贫经历。

2018年7月,在政策支持下,我们驻村工作队计划在村内高山上发展茶产业。我与同事便一起上山筹备。那两个多月时间,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干部陈鸿与我每天每人驾驶一辆摩托车,穿梭于大山之间。到山上的盘山公路弯道多、坡度大、烂路多,非常不好走。有一天,行驶到半山坡遇到公路维修,摩托车过不去,我们便将摩托车一辆辆抬过维修路段,时值盛夏,烈日高照,车被晒得发烫,人的后颈部也被晒破了皮,火辣辣地痛了好几天。还有一次,我与“爱驹”默契不够,在山路上摔了一跤,右小腿被摩托车烟管严重烫伤,至今伤疤还在。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去山上,去划界,去丈量土地,后面组织开挖、种苗、管护,每次都要骑车上山,从村委会上山到基地来回就是40公里。因为茶产业基地在山顶,我去了大概30多次,算起来我的“爱驹”便陪我跑了2000多公里。

2019年村里的一些农户种了很多辣椒,到了辣椒收获的季节,辣椒却没能卖出去,眼看一颗颗红红的辣椒烂在地里,我们看着有些着急,便打听哪里在收辣椒,得知张家寨有个辣椒加工厂收辣椒,脱贫攻坚工作队决定帮农户把辣椒拉到张家寨卖掉,等农户把辣椒从地里采摘好后,我们联系了一辆货车,将各家各户的辣椒集中运到张家寨。当时,我骑着摩托车随行,我的“爱驹”还捆了两麻袋辣椒,辣椒卖掉后又急着赶回来把钱送到农户家中。这样前后共去卖过三次,我的爱驹便陪我跑了200多公里。

村里有个老人,七十多岁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远嫁在他乡,老人的女婿又因病去世,其女儿家庭困难不能回来照料老人。有几次老人卧病在床没人照顾,是我们驻村工作队上门发现后及时送医治疗的。考虑老人的具体困难,经过我们努力协调,老人获得了进敬老院的机会。我们又反复上门做老人的动员工作。刚开始,他担心去敬老院生活不习惯,不愿意去,在我们三番五次开导后,老人动心了,说想去敬老院看看。2019年8月,我们便带老人去敬老院,我开着小车与同事一起送老人到50公里外的敬老院,住了几天后,他觉得不习惯人多的地方,硬是要回家,我也只好去接他回去。这件事,我的爱驹便陪我跑了500多公里。

到9户帮扶户开展工作、修便道路、安装自来水、协调土地流转等脱贫攻坚任务一项接一项,我与脱贫攻坚工作队每天都在进村入户忙碌,每次走完10个组,开车来回要跑30多公里。我是村里的资料员,每个星期需要到镇里交资料、拿资料。从村里到镇里来回是30公里,一个星期大概去两三次……

参与脱贫攻坚三年以来,我记不清“爱驹”陪我跑了多少路。从里程表推算数据反映,摩托车上的里程是4512公里,小车里程是33654公里,当时两辆车都是新购置的,虽不能准确算出具体的扶贫里程,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跑在扶贫路上。

“爱驹”载我行驶的这段路程,将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和财富,下步,我将继续坚定地踏上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伟大新征程。(思南县纪委监委 孙凡福)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