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泉口司旧址。
红三军的前身,是最早活动于湘鄂西地区并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由周逸群、旷继勋领导的红六军与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在1930年7月于湖北公安县合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军团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周逸群,共1万余人。由于王明推行“左”倾错误路线,肃反扩大化,红二军团遭到严重损失。1931年2月,红二军团在湖北长阳县被迫缩编为红三军,下辖七、九两师,贺龙任军长,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同年3月,中央派夏曦到洪湖成立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任书记,贺龙任委员。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夏曦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排斥贺龙、周逸群对红三军的领导,在地方和军队中搞“肃反”扩大化,解散各级政治机构,停止党团活动,红三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弱。面对强敌的进犯,虽经过浴血奋战,英勇反击,但终未打破敌人的“围剿”,损失很大。10月,被迫退出洪湖地区,转战豫西南、陕南、川东。到达湘鄂边,部队从3万多人锐减到3000来人。1933年,蒋介石组织14个兵团的兵力对红三军和湘鄂边苏区进行新的围攻。12月,红三军进入川黔边。1934年5月10日从重庆彭水(时属四川)西渡鸟江入黔,经后坪县(后划归务川、沿河两县)、务川县等地,于5月29日进入德江县境内。
红三军先头部队5月29日上午抵沿河县泉口司(现属德江泉口乡),宿营泉口街上,其余宿营于官阴堂、银甲溪等地,据目击老人估计约二、三千人,200多匹骤马。当日,泉口司正逢赶场。在部队“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的耐心宣传解释下,骚动人群安静下来,恢复了正常的集市秩序。部队在街上收缴了横行霸道的土豪田维贡的20条步枪,群众拍手称快。田维贡因平日结怨甚多,手中没了枪,从此龟缩家中,夜宿山洞半年之久。
红军还没收了田维贡、田茂文、田维垣等土豪的粮食、财物,除留少部分部队自用外,大部分分给了穷人。时逢久旱降大雨,红三军指战员主动帮助附近农民整田插秧,农民感激不尽。次日拂晓,部队把驻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数归还了向老百姓所借的东西后,经骡子岩向沿河方向挺进。穷苦百姓站在街头路边目送这支神秘可亲的部队。
泉口街上青年农民田景怀主动给红三军带路,部队首长送给田景怀棉衣一件。解放后,田景怀将这件珍藏了十五六年的棉衣作为红军文物献给了政府。
红三军在泉口虽只停留了短暂的一天一夜,但因其纪律严明、一切为穷人、处处爱穷人的举动在穷苦百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民间广为传颂。(德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