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田爱国(右三)与扶贫工作队商讨脱贫事宜。
“脱贫攻坚解决了农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村容村貌和大家生活习惯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近日,在沿河自治县板场镇永东村院坝会上,村民陈必刚指向身后的河堤向扶贫干部田爱国说,以前种庄稼年年被水淹,减产达5成以上,自从修了河堤后,庄稼再也没有被淹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很多。
田爱国是碧江区川硐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同时也是碧江区纪委区监委的一名特约监察员。
去年3月,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9+2 ”区县共同支持沿河县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田爱国被派驻沿河县板场镇驻点帮扶,任命板场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板场镇脱贫攻坚指挥中心第一副主任,同时肩负起“9+2”区县结对帮扶,碧江帮扶沿河联络工作。
板场镇位于县城西南部乌江西岸,武陵山腹地,辖23个村(社区)和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组,总户数10219户、总人口38612人,贫困村1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0户11429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29.6%。面对相对落后、社情复杂的板场,田爱国深感责任重大,他用两周时间走遍23个村社区、查看各村行政地图,并与干部群众沟通了解情况。
在走访调研中,田爱国发现板场镇每个村都存在信息对接不畅,出现多头指挥,这给村级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困扰,工作常有疏漏。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田爱国从镇村指挥体系、办事程序上开始着手,参照办公室办文办会模式,在各村成立资料组,明确了资料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建立一个指令发布群,由各村资料组长任联络员,镇指挥部所有工作安排、所有指令通过该群发布,资料组长接到指令后,按照收文要求进行处理;资料上报按照发文程序处理;各项资料电子档、纸质档分门别类进行归档。
他带领板场镇指挥中心人员,对各级反馈问题分门别类梳理,统筹问题的轻重缓急和整改时序,精准制定整改方案,将问题整改进度制作上墙,挂牌作战,对整改情况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促进各村争比进位,快速有效整改。他白天带领业务部门进村对问题整改进行指导,晚上调度问题整改进度,形成通报下发。
“工作就要学会弹钢琴、转盘子,事情逐一解决,群众得实惠,认可度就会逐渐提升。”田爱国坦言,从“百日攻坚”到“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从“大整改大蜕变”到“大查漏大补缺”,从“大提升大成效”到“大盘点大总结”,是无数帮扶干部齐心协力啃下的一次次硬骨头。
同时,作为一名特约监察员,田爱国通过院坝会、座谈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广泛听取群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建设、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等方面意见建议,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借力科技手段和帮扶政策发家致富、脱贫奔小康。
“特约监察员要充分发挥“监督员”“参谋员”“联络员”“宣传员”作用,凝心聚力为脱贫攻坚护航。”(喻娟 田曼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