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不等不靠用病体支撑起一个家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2-05 15:26:30 点击:

 

【扶贫故事】图为张敏正在查看红香柚长势。.JPG图为张敏正在查看红香柚长势。

 

“他是贫困户 , 但他不等不靠,从不向国家索要。”

“他患有甲亢病,但他自立更生,靠着勤劳双手致富。”

……

印江自治县新寨镇乐洋村村民们都这样评价张景祥。今年54岁的张景祥是乐洋村精准扶贫户,2010年,他不幸患上了甲亢病,每天靠着药物维持,但他不等不靠,自立更生,烤酒、养猪,硬是撑起了一个家。他说:“多亏了纪委的同志,给自己出思路、想办法,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乐洋村是新寨镇偏远山村,该村有17个村民组,553户2091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02户331人,贫困发生率15.82%,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

1991年,张景祥随着打工潮,带着妻子余红芬远赴深圳打工,从小憨厚老实的他,在工地上从事木工活儿,日晒雨淋,吃了不少苦,虽说辛苦,但一家人健健康康,苦中有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说:“自己身体好,只要勤劳肯干,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可好景不长。2010年,在厦门打工的张景祥不幸患上了甲亢病,花去了打工的所有积蓄,家庭陷入了困窘,日子过得举步维艰。“丈夫患病后,自己一个人很难支撑这个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景祥妻子余红芬说,那段时间自己犹如晴天霹雳,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丈夫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来安慰我,做我的思想工作。

作为一家人的顶梁柱,张景祥岂能垮下。待病情好转后,坚强的他又回到了工地上,吃力地干活,由于患的是甲亢病,呼吸困难时,他便小歇一会,歇了接着干,干了又歇。工地上的老乡看不下去,劝他回老家养病,而张景祥却埋头苦干,默默无语,因为他深知,老家穷山恶水,自己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很难养活一家人。

转机出现在2017年,那年春节,张景祥携妻子、小孩回家过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途中遇到纪委驻村第一书记张敏,谈起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打工的辛酸。

“现在路硬化好了,村里产业也发展了起来,不如在家发展”作为2016年就被选派到乐洋村任第一书记的张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导。

那个春节,张景祥减少了走亲访友的时间,整天在村里“转悠”。

就这样,2017年,张景祥春节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外出,被评为精准扶贫户的他,并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力更生,建起了酒厂,烤起了酒。他说:“多亏国家好的政策扶持,我才办起了实业,不再远赴他乡务工。”

“割猪草、喂猪、烤酒”张景祥虽然动作有些缓慢,但他很是熟悉流程,一个环节也没有落下。“俯身、弯腰…再俯身、再弯腰…”瘦高的个头,脖颈前碗大的凸起很是显眼。

“这就是我的患处,每天要吃三次药”,话匣子一打开,张景祥和笔者攀谈了起来。

在发展之初,由于资金短缺,张景祥的酒厂建到一半,就停工了,他东凑西借也解决不了眼前的困难,一家人焦头烂额。

得知情况后,第一书记张敏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咨询,多方奔走,协调了精扶贷资金5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资金的支持,张景祥的酒厂很快就建起来了,脑筋泛活的他又在酒厂旁养起了猪。他说:“酒厂的酒渣最有营养,猪长得又肥又壮,小孩读大学学费就不愁了。”

“我得病回家,多亏纪委帮扶干部鼓励我烤酒,又帮我协调了5万元精扶贷,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真是‘雪中送炭'”张景祥如实说。

如今,张景祥还住进了新房,庭院整洁,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张景祥高兴地说,自已还动得,酒厂、养猪场日渐起色,日子也有了盼头。(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