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丨用真心换民心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3-05 15:24:30 点击:

2018.4.24.JPG

图为刚玉梅在走访贫困户。

 

“小刚,你在办公室哟,这位嬢嬢找你,说今天赶场路过乡政府,特意给你带了一些鸡蛋。”同事文哥带着一位老人走进办公室对我说。

“老人家,你快坐,我给你倒杯水!”走进办公室的老游大娘,是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前的帮扶对象。

一进办公室,游大娘就从背篼里拿出一包鸡蛋对我说:“刚同志,我给你带了几个鸡蛋,前两次来找你,你都在下队不在,今天终于碰到你了。”游大娘边说边把硬要把鸡蛋塞给我,说是土鸡蛋,专门给我留的。

这是前几天才发生在我办公室的一幕情景。

游大娘已经八十高龄了,我是从2014年开始帮扶她家,直到2018年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我虽然“三转”不再参与帮扶工作,但是与游大娘一家时常有联系,游大娘早已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这种认可、惦记和信任,让我感动不已。

2014年,我结对帮扶堰塘村火石坝组游大娘和陈阿姨两户贫困群众,这两户可以说是当时周边贫困群众中条件最差的。

记得第一次去游大娘家走访时,我被她家的居住环境惊呆了,一家三口常年居蜗居由猪圈改成的房子里,两间房子,里面住人,外面养猪。游大娘与老伴都是年过80的老人,膝下还有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需要照顾,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所有这些我都认真记在笔记本上,看在眼里,装在在心里。我帮她家跑民政,结合游大娘儿子的实际情况,上交了二级残疾证,按照政策标准,为他申请了残疾人护理费,调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档次。

对游大娘一家来说解决住房问题是重要任务,于是我就到村建站,认真询问危房改造的补助档次和标准,为游大娘家争取危房改造项目,帮忙联系施工队伍。当年,房子修好了,安装了自来水,接通了生活用电,房子宽敞了,游大娘一家别特有多高兴了。

贫困户陈阿姨,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与孩子3人,大女儿外出打工,家中还有一个儿子读初中,陈阿姨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家中房屋年久失修,四处漏水,居住环境堪忧,我帮助她家申请危房改造。陈阿姨家的小孩读初中,没有纳入教育资助,我又跑了几趟教育部门,一项一项为他争取教育支助。后来又根据陈阿姨的实际情况,动员她养猪养鸡,搞种植,进一步增加了她家的收入。

2017年,乡政府又为我增加了贫困户李大姐,该户有3口人,没有房屋居住,户主虽然残疾,但是在城北打工,还有一个孩子在实验中学读初中,结合实际,我亲自跑到她的租房处,给其讲起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果然,在我积极的思想动员下,李大姐前往大龙开发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场参观,并顺利签订了搬迁到大龙的协议,实现了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2018年,我的工作调整到了纪检监察岗位上,按照工作要求,我全身心投入到执纪监督工作中去,也正是前面的帮扶工作,让我找准了监督执纪助脱贫的方向。

三年来,围绕扶贫领域我参与了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护民生、促脱贫”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和整治“蝇贪”三年行动,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参与了“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和做“杨荣式”好干部大走访活动,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德江县堰塘乡纪委副书记 刚玉梅)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