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丨梵净合围剿股匪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6-03 09:04:35 点击:

  图为解放军在梵净山中搜剿残匪分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我国革命历史上最重要、最光荣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军三十师八十八团在黔东纵队负责人董啸嵋、滕久光、田家乐的引领下进驻松桃县城,宣告松桃解放。

松桃的解放,结束了封建统治和战乱纷扰,发展生产、建设松桃成为主要工作方向。但国民党在溃逃时遗留大批残余力量与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游击战争方式,同中国人民政权作斗争,企图捣毁新生人民政权。

由于松桃地处川、湘、黔三省边陲,匪乱严重,境内数10余股土匪与境外巨匪串通勾结,四处杀人放火,骚扰城乡,抢劫村寨,危害人民。

1950年1月,铜仁地委派遣魏焕斗率军政工作团共88人赴松桃接管政权。2月21日,解放军一三七团进驻松桃,开展剿匪斗争,成立了剿匪指挥部,由一三七团团长师仲伟兼任指挥长,刘安民任政委,县委书记魏焕斗任副政委,县长滕久光与邓雅颂任副指挥长。4月,驻水田坝的特务分队长姚祖金杀害了派任该队的指导员李洪博,率队参加杨光沛股匪;驻长兴第二中队二、三分队将指导员苏德民杀害叛变为匪;驻乌罗、大路河的第一中队也企围叛变,被一三七团二营四连缴械;驻正大的民卫第三中队被二营六连缴械,给土匪及地方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5月下旬,为保证铜松交通线畅通,攻打盘信的向良、张长仲等股匪。一三七团配合县大队分两路进攻盘信。解放军进抵长坪,匪徒闻讯,四处逃散,仅湖南阿拉营唐汉云匪部被解放军穷追猛打,俘获20余人,攻克盘信,恢复区人民政府。

6月初,一三七团二营第四、五两连配合县大队第一中队及普觉、孟溪两区武装刘昆等股匪;一三七团二营六连配合长兴区政府武装反击杨光沛、罗洪锦等股匪。匪徒窜往邻近县边境,遭到剿匪部队沉重打击,并流窜至梵净山及湘、川边境一带。各股匪遭到打击后气焰减弱,各区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工作,巩固人民政权。同时,流窜于川、湘边境的“湘鄂川黔边区反共救国忠义军”总司令周燮卿匪部受到沉重打击损失惨重。

9月,周燧唧率残匪80余人由花垣民乐流窜至长兴新庄,企图与杨光沛匪部作垂死挣扎,被县指挥部调遣部队进剿。11月中旬,三十一师配合铜仁、酉阳军分区部队,在黔东北进行第二期大围剿,置重点于梵净山区。先以五四0团合击印江、石阡、江口股匪,后以酉阳军分区部队合击秀山以南太阳山、滥桥地区股匪,除各留置三线部队展开政策宣传、发动群众外,统以梵净山为重心,分多路向中心地区压缩合击。解放军部队进抵梵净山脚,又各留置部分兵力于山脚严密封锁,主力以蓖梳队形向梵净山台击,施行穿梭搜剿。在这次大围剿中,流窜于梵净山区的所谓“国民党川黔湘鄂边区革命整理委员会”所辖的第十四兵团彭景仁、杨通贤等匪部4000余众大部分被歼。

整个剿匪工作,从进剿合围到清剿结束,消灭了土匪6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匪首l9人,团以下大、小头目420余人,缴获步枪3000余支,重机枪30余挺,刀、矛数千余件。全县匪患到l951年春基本肃清,为土地改革与地方建设事业奠定了安定的社会基础。

土匪叛乱,松桃县委、县政府及时贯彻传达上级党委指示,派出部队、工作队深入到农村发动群众与叛匪作斗争。工作队积极宣传党的“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政策,通过召开诉苦会、座谈会,控诉土匪危害人民罪行,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的阶级觉悟和对土匪的仇恨,迅速组织和壮大各地民兵组织和人民武装自卫队,掀起声势浩大的歼灭土匪的群众运动,对敌人进行狠狠打击,土匪因死伤过多而土崩瓦解。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武装,积极响应“坚决消灭土匪,打倒封建势力”的号召,采取军事进剿、政治攻势方式,使土匪遭到沉重打击。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影响下,许多土匪纷纷缴械投诚,从而削弱敌人战斗力,捍卫了人民群众的主权。(松桃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