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打倒土豪分田地,要耕田来有田耕;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指挥作战都一样,没有哪个压迫人……”这是1936年初,红二、红六军团在铜仁市石阡县积极开展宣传时唱的革命歌曲。
简单的歌词,深刻的道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从这歌词中,从红军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红军和穷苦人是一家人。
石阡县花桥,是红二军团第五师直属部队驻地。在红军来之前,大部分群众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下,都已逃至山上。红五师警卫连指导员进驻罗家寨后,率领战士到山上喊话,动员受欺骗的群众回到家中。然后,红军一面开展革命宣传和打土豪活动,一面分头到户向群众作思想工作,动员贫苦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
通过当地积极分子的发动,仅罗家寨、黎家湾就有8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附近的白岩湾、屯坪、坝上等几个村寨还纷纷建立了游击队,全县共组建游击大队12支,参加者达1000余人。这样的游击队,实际上是红军的预备队,为了提高他们思想觉悟,红军政治干部对游击队员进行了集中整训。
据参加罗家寨游击队的罗祖扬、罗绍清等人回忆,报名入伍的那天,红军请他们参加游击队的人到罗祖分家中聚餐,此后,派了一个指导员到部队,指导员领导大家开会学习,给大家讲革命道理。
指导员讲“我们劳苦农民受尽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土豪劣绅的重重压迫,吃不饱、穿不暖,世世代代给他们做牛马,还要抓兵派款。现在大家参加了红军游击队,跟共产党干革命,把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打下去,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劳动人民的翻身果实。”“现在大家是游击队员了,和我们红军一道革命,就要遵守革命纪律,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家听后,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
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原计划以石阡、镇远、黄平为基础创建新根据地。1936年1月11日,红二、红六军团攻占石阡县城,并在石阡休整。
此时,敌军10余个师从四面八方合围石阡,敌强我弱,红军处境不利。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石阡召开会议,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关向应、甘泗淇、夏曦等负责人参加。会议总结了自湖南桑植转战以来的工作,认真分析了敌我形势,认为石阡地区居民稀少,粮食缺乏,地形不利于运动作战,难以较大范围与敌人周旋并最终消灭敌人,以石阡地区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已不可能。
会议最终决定退出石阡,转移到乌江以北、长江以南地区活动,并将刚组建的游击队编入红军。1月20日,红军在县城大桥下兰家坪召开誓师大会,宣布向西转移。由于行动紧急,有部分游击队员在得到红军开拔的消息时,部队已经走了,使得他们没能跟上队伍。但还是有800多名石阡子弟加入主力红军。
各游击队自石阡出发后,随军进占龙溪、瓮安、平越,至洗马河一带时,正式编入了红二、红六军团各部。后来从黔大毕至盘县,经滇中,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辛跋涉,和国民党反动武装浴血奋战。他们之中,有的因负伤而中途返回,有的牺牲在了长征路上,有的在长征后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功勋。
红军在石阡开展的革命活动,历时了八十多个春秋,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红军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石阡各族人民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