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碧江区纪委监委通过民生监督系统数据比对,发现一起异地搬迁群众同时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问题,相关责任人员被追责问责。
为确保惠民补助资金规范管理使用,碧江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向出现问题较多的区民政局和区残联两家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建立数据审核推送机制。
今年以来,碧江区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梳理汇总分析贵州省民生监督系统比对反馈和群众举报、监督检查、审计反馈等发现的问题,找准惠民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病根”,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针对性开出“祛病药方”,强化精准监督,督促责任单位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堵塞制度漏洞,着力构建起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推动问题整改、深化成果运用的工作闭环。
为避免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成为“抽屉文件”,碧江区纪委监委根据监察建议书的下发情形、适用对象、建议方式和制发程序要求,阐明建议的事实依据,指出应当整改的事项制度漏洞,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要求责任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督促纪检监察建议办理进度,确保开准“药方”,祛出“病根”,健全制度体系。
针对惠民补助资金落实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主管部门及乡镇(街道)针对民政补助类资金由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领的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入户核查资金惠及情况,针对户籍未迁入本地的异地搬迁特困供养人员等,建立与其他区(县)民政部门和残联的数据审核推送机制,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规范惠民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
“监察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制度漏洞。”碧江区民政局和区残联主要负责人收到监察建议书后相继表示。针对存在的问题,将举一反三抓实问题整改,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堵塞制度漏洞,推动解决惠民补助资金在使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碧江区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监察建议书2份,推动问题整改到位28个,立案查处5人,谈话提醒1人。
“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纪检监察建议书执行落实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促进惠民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高效。”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碧江区纪委监委 吴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