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账了,到账了……”近日,万山区纪委监委干部到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时,多名社区管家均表示今年1至6月份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已到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此前,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统计梳理各协作区廉情监督长监督发现问题台账时,注意到公益性岗位管理问题出现频率较多且在各村(社区)均有分布。鉴于此,区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范围,聚焦审核把关、安置程序、干部作风等重点内容,开展公益性岗位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发现问题15个,问题线索5件,立案3件3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
区纪委监委通过构建“访、查、督、改”工作链条,依托“片区协作”机制,成立4个监督检查组,采取下沉走访、查阅资料、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全区2331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和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情况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监督检查,着力整治虚报冒领岗位补贴、优亲厚友、人情安置等问题。同时发挥各协作区廉情监督联络站作用,张贴并宣传“铜仁立码监督”二维码,引导群众扫码反映问题,拓宽线索来源。
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办函等方式,督促区人社部门、各岗位开发部门、乡镇及用人单位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在岗不履职、挂名不上岗等问题,区人社部门制定出台了《万山区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岗位管理。针对仁山街道、丹都街道存在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不及时问题,区人社局通过“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整改,53名社区管家领取到了拖欠的岗位补贴共计23.31万元。
“小岗位关系大民生,下步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紧盯公益性岗位人员安置、用人单位管理、岗位补贴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从严纠治公益性岗位‘微腐败’,保障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和改善民生作用有效发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陈孟珍 王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