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经民政部门核查,你可以按相关政策享受有关优抚补贴。”3月12日,思南县委书记胡洪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剑在该县信访局接访思唐镇岩关村何其志说。这是思南县开展“群众路线·访民情解民忧”党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解决群众诉求的一个缩影。
在接访每一起诉求中,胡洪成、何剑都与来访群众亲切交谈,一边耐心细致地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边认真做着记录,就合理诉求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见,力求给群众满意的答复。
思南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领导大接访为抓手,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领导“零距离”公开接访,畅通拓宽信访渠道。思南县为了最大限度方便信访群众,着力在畅通信访渠道上下功夫,尽力化解民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思南县制定了大接访工作方案,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四家班子领导为成员的接访活动领导小组,从2月28日到3月18日,每天安排两名县级领导干部同步公开接访,力争通过“领导接访”平台,听取来访群众诉求,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对能现场解决的作现场答复,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单位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有效减少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该县按照“谁接访、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包案督访等方式,到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矛盾。
该县开通“县门户网站”书记县长网上信访平台,把信访、来访、来电、网上投诉等纳入网上流转,使信访事项的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
部门联动接访实现“零矛盾”,信访化解情真意切。为防止信访问题在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转来转去,信访群众在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跑来跑去,造成信访事项的“空转”,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避免“初转重”、“信转访”,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积累、矛盾上行。思南县各乡镇各部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预约接访事项,信访部门事先与相关责任部门会商,提出处理建议并报当日接访领导参阅;随机来访群众进行同等录入,列在预约事项之后接访,当日接访不完的,列为下次预约接访事项。
由于向群众公示了接访时间、地点和接访领导,思南县采取了县、乡、村三级现场沟通和公开、透明的方式处理案件,群众情绪得到稳定,有效避免了不实反映和缠访、闹访、多头和重复上访等,也有效避免了层层签批,多头交办,既降低了信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拓宽了信访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同时,思南县组织、纪检、信访、法制、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积极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从根本上转变执法理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3月11日,该县人民法院到杨家坳乡政府会议室设立“临时法庭”,就该乡王大坪村吴某某与被告因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开展民事诉讼巡回审判,让更多群众亲临法庭现场了解法庭审判基本程序,增进了群众法制意识。
社会力量“零缝隙”参与,信访维稳网络全覆盖。思南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构建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该县组织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工作圈”,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深厚,亲和力强的优势,切实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和帮助化解信访突出问题,运用道德、习俗、伦理的力量调解矛盾纠纷、化解矛盾。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律师、企业界、教育界、行业协会、心理咨询师等各类组织、人员化解矛盾的作用,用第三方资源啃下“硬骨头”。该县妇联开展的“妇女信访维权代理”工作就是很好的一个探索。 此外,该县广泛吸纳民间调解力量,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代表中选聘特邀调解员,他们长期活跃在农村、社区,及时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3月1日至3月12日,思南县群众工作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19批45人次,其中,基本民生8批16人次、征地拆迁4批5人次、涉法涉诉2批2人次、水电移民1批13人次、其它4批9人次,调处率达100%。(思南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