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县纪检监察干部把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用良好的党性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规范了权力的行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突出案件查办 惩治腐败扬正气
2014年7月,办案人员在县城区黔江村、北环桥等违法用地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黔江村杨家湾组有非法倒卖、转让土地等现象。办案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外围调查,掌握了印江自治县梵净山农副产品自然保鲜中转库法定代表人张某违法犯罪的证据,经过与张某的谈话攻心、反复较量,案情取得重大突破,张某交待其在黔江村杨家湾组的用地,涉嫌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规划设计条件、违法用地等多种违法行为,导致国有土地和国有资金流失的事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无论问题大小,他们坚持一查到底。他们以监管为己任,主动介入,组织查处峨岭镇大竹村3名村村干部截留172名村民上缴的参合金5840元的问题,该案影响了该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政策的全面落实。经研究,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纪律处分并全县通报批评。
村干部的违纪违规行为由于其损害的大多是百姓的利益,在群众中造成的危害极大。纪委对这些违纪违规行为,不仅有线索必查,还从制度缺失上寻找原因,扎紧‘篱笆’。即:督促县财政、农业、国土、水务、民政等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监管制度,从制度层面加大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落实八项规定 狠抓作风促发展
“明察暗访越来越没有‘成就感’,抽查两三百辆车,如今只能‘斩获’两三辆违纪公务用车。”这是纪检干部们的调侃,但也有欣慰。2014年以来,印江县查处不正之风的“收获”建立在常抓不懈的基础之上:紧盯节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以纠促改,点名道姓公开通报;逐级逐层,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在实名曝光强化作风建设中,对存在的问题全方位通报曝光,倒逼部门整改落实;对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利用印江手机报向全县干部职工普发警示。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开展明察暗访36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1起,处理133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5起典型案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2人。通过指名道姓通报,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强化队伍管理 自身建设塑形象
2014年以来,围绕深化“三转”、践行“三严三实”、聚集主业谋篇布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干部的作风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动“三转”要求落地生根。
调整力量布局。加快内部机构建设,整合4个机构,撤销1个机构,增设3个内设机构,新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信息中心1个。机构及人员调整后,执纪监督机构增加到9个,占内设机构总数的75%;执纪监督人员编制增加到41人,占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的71.9%,一线工作力量得到保障。
坚持以学增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自主学,以“周学习季考试”为切入点,及时编印党政条规宣传册,利用每周例会、每月工作调度会集中学,每季度集中闭卷考试,并把考试成绩列入内部绩效考核范畴;自办培训班4期,300余人次受训。选派干部外出学,共选派41人(次)干部外出学习;派出两批21人次到市纪委参加案件办理陪护工作。派下去领着学。同时,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六个绝不”的要求,要求全县纪检干部要着力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酒局”、远离“牌局”,走进群众、走进书屋,把业余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印江县纪委 乐如仕 杨胜蓉 陈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