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贫困村出列、9000个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实现整区摘帽”这是碧江区2017年立下的脱贫攻坚军令状,也是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碧江区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作为、勇担责任、精准发力,把纪律挺在前面,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破除信访受理瓶颈。充分发挥网站、微信、电话、信箱、窗口作用,打造全天候信访举报受理平台;在村组张贴民生监督公示牌和村组信息公示栏,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做到问题反映有渠道,问题反映“不出门”。以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深入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了解村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注重脱贫资金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涉及扶贫领域的职能部门,抓好项目备案,建好项目建设台账,实施好跟踪监督。我区以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为契机,拓展深化民生监督工作,全面整合区、乡、村、社会四级监督资源,对脱贫攻坚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资金管理使用等问题实施再监督、再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建立整改落实台账,适时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构建作风堡垒。督促职能部门将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帮扶措施、脱贫成效以及扶贫项目实施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区、乡、村三级备案三榜公示制,有效防止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的问题;同时加大对扶贫领域“四风”问题明查暗访力度,着力整治“慵、懒、散、慢”等不良作风,对执行脱贫攻坚政策走样变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将实行严肃问责。
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注重惩防并举。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出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对于轻微违纪问题,坚持常抓不懈,动辄则咎。对扶贫领域不正确履职频发的问题,及时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加以提醒,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依托“三公开”活动即公开宣布处分决定、公开廉政承诺、公开警示教育,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及相关的监督人员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召开院坝会、院落会等群众性会议,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果,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着力营造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格局。(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