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江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核实问题线索
“感谢组织,通过那次问责后,现在我的心情不仅舒畅了,干事热情也高了。”回想起前段时间的一次问责,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青球村原支部书记任某某的心理不是耿耿于怀,而是口服心服。
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2019年6月26日这一天,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干部一行三人,走进了他的家中,对他进行了提醒谈话和澄清正名,解开他的“心结”。
“经过我们调查,群众举报你的问题不属实,但鉴于你在工作中的失误,我们对你进行提醒谈话……”面对县纪检监察干部寥寥的几句话,任某某心头的委屈一扫而空,他紧紧握住纪检监察干部的手,激动地说:“感谢组织的信任,这样的问责我服气,今后我一定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原来,2019年 4月,群众举报任某某举有“弄虚作假、套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利用职务便利,把自家评为精准扶贫户;吃拿卡要,搞一言堂……”等6条问题。
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为把事情弄清楚,县纪检监察干部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家。
“有群众举报你的违纪问题…” 调查组直截了当说明了来意。
“我没有违纪问题,可能群众误解了我,当村支书这么多年,难免得罪不少人……”任某某满脸委屈地说。
“有问题,我们态度鲜明坚决查处,没问题我们要还你清白,组织是决不让担当者既流汗又流泪!”见他忧心忡忡,纪检监察干部向他表明了态度。
随后,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核查,进村入户,逐一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进行核实。
“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中,均按规定组织党员、组长及群众代表会研究,公开公正……”
“我们的补助资金都全部到位……”
经过近两个月的群众走访、调查核实,调查组得出结果,群众的举报的不属实。随后,调查组召开了研判会。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实的原则,不能让干部蒙冤”
“虽然群众的举报不实,但任某某工作中有些失误”
经过大家的研究谈论,决定对任某某进行提醒谈话和澄清正名。
然而,令任某某没想到的是,就在事情调查清楚后的两天时间里,县纪检监察干部立即进村登门,不仅对他进行了提醒谈话,还为他澄清正名。
“得知被群众举报,当时我心里确实很委屈,精神恍惚,工作也受到影响,现在我心里的梗疏通了,这样的问责我心服口服”卸下包袱的任某某高兴地说道。
“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工作失误等行为更多采取批评教育、提醒谈话等方式,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在工作中积极作为、作出贡献。”办理这起案件的纪检监察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同时,在问责工作中,该县坚持实事求是厘清责任,合理区分责任追究的界限,注意区分不同情形,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精准、规范、慎重问责。
“下一步,我们在把加强监督问责和正向激励结合,采取‘教育+提醒+监督’并重,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正确对待、关心帮助被问责的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探索建立“支持干部干事”的良好机制。”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印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