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收官战丨搭“就业桥”建“安稳家”

时间:2020-12-04 17:58:49 点击:

图为石阡县龙塘镇文笔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正在贵州国桥纸制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忙碌而有序地将抽纸分类打包、搬运装箱。.jpg

图为石阡县龙塘镇文笔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正在贵州国桥纸制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忙碌而有序地将抽纸分类打包、搬运装箱。

 

走进石阡龙塘镇文笔峰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门口的贵州国桥纸制品有限公司内,加工车间里的机器嗡嗡作响,工人们正在忙碌而有序地将抽纸分类打包、搬运装箱……

“没有搬到这里来之前,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孩子的爸爸一人在外打工,生活很困难,现在我在纸厂也有了工作,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这里上班,离家近,不仅增加了收入,又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

“没想到我快50岁的人了还能找到工作,领到工资,我感到特别满足。”

在车间务工的搬迁群众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地回答工作人员的问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不久前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到该安置点开展“六稳”“六保”监督检查时,看到却是另一番情景。

“以前我们都是过完年就去外面打工,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公司倒闭了,很多人出去了也找不到事做,大家的经济都很困难。”

“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上班远了不方便,我又不懂什么技术,想在附近找份工作根本不可能。”

……

当县纪委县监委的工作人员来到安置点走访询问,发现工作难找、收入不稳定成为了群众的忧心事和揪心事。

该安置点共有285户1279人,大部分属于外出务工人员,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就业困难,因此安置点失业人员骤增,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迫切的任务是稳就业。”工作人员立即将问题反馈给龙塘镇党委政府,督促制定有力有效的措施,并要求乡纪委做好跟进监督,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收到问题反馈后,该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安置点失业人员情况及全镇就业岗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商议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方面合理规划增设60余个公益性岗位,协助管理安置点工作,既能给部分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提高大家对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飞达玩具厂、国桥纸品有限公司、心怡毛织厂、筷之语筷子厂等5家企业,建设扶贫车间,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并向到车间务工的群众每人每月补贴400元。

同时,围绕农特产品包装、手工纺织、家电维修等市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增强安置点群众就业竞争力。

“我们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开展技术培训、增设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搬迁群众提供了450余个就业岗位。”该镇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高兴地介绍。

为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该镇还主动对接,积极协调,提供了165余个商铺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条件的创业人员,免费给予创业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相关政策享受财政贴息。

截至目前,帮助解决创业贴息贷款1户15万元,创业补贴、场地补贴4户2.5万元。

今年以来,石阡县纪委县监委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聚焦决胜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企业复工复产、民生保障需求等,持续主动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有效推动各部门抓紧抓实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工作。

“稳就业稳收入就是稳民生安民心。”该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着力发现和督促整改“六稳”“六保”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石阡县纪委县监委 林琳)

扫码分享